
7月9日,城區大錦山公園風和日麗,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此游玩,登上觀景臺眺望城區全景。記者 陳律全 攝
近年來,龍巖中心城區大力提升改造登高山公園、蓮花山公園,新建大錦山公園(蘇區公園),逐步打造出“三山”健身休閑樂園,成為市民喜愛的健身休閑好去處,也成為了龍巖市別具一格的城市名片。
7月6—8日,記者走進“三山”,看見小孩們游玩、嬉戲,大人們跑步、騎行,聽見老人們歡聲笑語、歌聲不斷……
生態大錦山 眺望新城區
大錦山公園位于市區西南郊區,海拔660多米,空氣清新,植被茂密。市民步行、騎行于園內環山路,身心愉悅暢快,登上觀景平臺,新老市區城市美景盡收眼底。
該公園于2012年開工建設,建成一條長2.78公里、寬7.5米的東肖連接線,在海拔約550米高度建設一條全長為8.68公里、寬為6.5米的環山路,還有兩個觀景平臺及夜景工程、3個綜合管理服務區,以及涼亭、棧道和公廁等建筑物。公園內還建設了三條共約2.65公里長的登山步道,同時完善了公園內水、電、通信、監控和Wifi等配套設施建設。截至2016年底,累計完成投資約3億元。
2016年,政府在公園內投放了110輛公共自行車,為市民游園提供了極大便利。
“這是一個優美的鍛煉環境,有坡道有平路,適合騎行和健走鍛煉,園內配備有直飲水設備,很具人性化。建議從山下建一條直達環山路的觀光纜車,不僅為公園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能提升市民和游客的游園體驗。”正在騎行的市民陳劍威告訴記者。
登高遠眺天馬行空的云彩,騎行漫步繁花似錦的山間。“三山”健身休閑樂園的民生工程建設,展現了龍巖城市建設“砥礪奮進的五年”,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初心,也展現出龍巖這座城市煥發出的生機與活力。
蓮花山公園 棧道環山繞
蓮花山公園是城市生態圈的重要一環,以其秀麗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歷史底蘊相結合,成為龍巖市頗具影響的一座以森林景觀為主的綜合性公園,面積為106公頃,綠化率達85%。
2010年,蓮花山公園環山木棧道開工建設,總投資8000萬元,全長3782米,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為市民開辟一個休閑、健身、科普的好去處,成為市區一道綠色生態風景線,也成為參觀和見證龍巖城市發展的一個最佳視角平臺。
“蓮花山棧道自山腳向上延伸至半山腰,后繞山一周,在此散步,空氣清新,視野開闊,累了還可停下腳步俯瞰巖城全景,尤其晚上,山下燈火璀璨、車水馬龍,通向山腰的棧道宛若一條金色的緞帶,實乃一大享受。”常常來此登山的市民王瑜說。
值得一提的是,該環山木棧道采用棧道橋形式,為目前國內首創的環山閉合設計及建設在等高線上(海拔422米)。2013年3月蓮花山棧道項目獲得了由住建部頒發的“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2013年,蓮花山與登高山連接棧道工程開工建設,總投資約6500萬元,全長1191米,起于蓮花山棧道,依山勢走向從半山坡下來后上跨南環路,向上連接登高山南公園人行步道,把蓮花山公園與登高山公園緊密聯系在一起,方便在兩座公園里健身、休閑的市民,為中心城市增加了一處觀光旅游的生態路線。
7月8日,中心城區登高山南公園像往常一樣,吸引著許多市民來此健身休閑。 記者 陳律全 攝
老牌登高山 煥發新活力
作為一個市中心的老公園,登高山公園如今已成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并成為了廣大市民早晚鍛煉健身的理想場所。公園位于中心城區龍津河畔,于1976年開始籌建,面積為17.92公頃,公園綠地率為80%。
一座醉云橋連結南、北公園。北公園在舊有的龍峰閣、挺秀茶莊、凌霄亭、夕西亭、偃月亭、九曲亭等景點的基礎上,增修木棧道、足底健身區、跑步區、休閑區、觀賞區等休閑健身場所。新舊結合,市民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時代的痕跡或追憶過去的回憶。
去年,南公園環山健身跑道改造項目啟動,綜合考慮了公園原有環境的保護和市民需求,投資約270萬元,在原有混凝土路面上新鋪設塑膠跑道面層5800㎡,并改造原有停車場、水溝、路燈等附屬設施,于今年春節前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南公園建了塑膠跑道后,我每周都會帶女兒來這跑步,由于經常運動,生活、工作都更有活力,讓小朋友多親近自然,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提高免疫力。” 家住蓮東的市民陳端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