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视频播放,免费看影视播放器下载,久久国产老子精品无码,被多人玩弄的烂货苏妖精

設(shè)為首頁 加入收藏
文化生活
“偷拍”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 當贊美和質(zhì)疑趕來
[ 編輯:龍巖信息網(wǎng) | 時間:2018-08-11 21:45:01 | 瀏覽:次 | 來源:網(wǎng)絡(luò) | 作者: 龍巖信息網(wǎng)]

在我注冊豆瓣十年這一天,豆瓣送了我一份驚喜:我上傳到豆瓣沒幾天的“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這個相冊,在這一天被推薦到豆瓣App首頁。十年來,我更多把豆瓣當做工作平臺和生活工具,“向北向北”一直都是豆瓣上一個不溫不火的ID。作為一個注冊十年的“非資深”用戶,此前我的日志、書評也上過幾次豆瓣首頁推薦,但這次跟以往不太一樣。

豆瓣相冊“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目前有五萬多瀏覽。截屏圖
豆瓣相冊“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目前有五萬多瀏覽。截屏圖

  6月25號這一天晚上,我打算把手機里存的一百多張在地鐵上拍的乘客讀書照上傳到豆瓣相冊集中存放。豆瓣App一次只能上傳9張,家里網(wǎng)速又慢,當晚我略帶“工作未完成”的小沮喪睡去。第二天晚上,我繼續(xù)有一搭沒一搭地上傳。直到第三天晚上才終于傳完,我也終于研究出怎么在App端給照片添加注釋文字。

  還記得那個晚上,我洗完澡吹完頭發(fā),盤腿坐在床上,笨拙地為每一張照片添加圖注。我一邊翻看手機相冊,查找確切的拍攝時間,一邊從微信中復(fù)制出每一張隨手拍的朋友圈文字,以便準確記錄下拍照時的點滴信息。在來回翻看、復(fù)制、粘貼間,我眼見著相冊瀏覽人數(shù)蹭蹭蹭往上漲——幾乎每一秒的數(shù)字都不同。我還記得當時心里的那份小小的焦急:!怎么突然這么多人看了?我都還有沒來得及編輯好全部照片的注釋呀!

  隨著相冊被推薦,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從豆瓣頁面、郵件推送、朋友圈、微信群看到這個相冊,紛紛跑來跟我確認:豆瓣上有個很火的地鐵讀書人的相冊,po主頭像跟你微信頭像一樣,是你嗎?一時間,驚喜、贊美和感動隨批評、反對的聲音一齊涌來,我知道,這個相冊已經(jīng)不僅僅屬于我了。

周末地鐵讀書人。又見稻盛和夫,他讀的是今年初東方出版社新出的稻盛和夫的《思維方式》。
周末地鐵讀書人。又見稻盛和夫,他讀的是今年初東方出版社新出的稻盛和夫的《思維方式》。

  沉醉,也難過

  這個相冊目前有五萬多人瀏覽,比瀏覽人數(shù)更為我所關(guān)注的,是網(wǎng)友把它分享出去時寫下的評語。那些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只言片語,讓我從中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我從沒有想過這個無意之舉會引得那么多人流露最真摯的感動。當然,也有個別人對此表示反對,理由很容易想到——“侵犯肖像權(quán)”、“侵犯隱私”。

  與贊許相比,反對的聲音很少,甚至更多反對聲不是在相冊下面留言,而是在反對者個人的豆瓣頁或微博上發(fā)出。有熱心網(wǎng)友維護我,會把這些聲音截圖發(fā)我。每當這樣的時候,我通常都很“鴕鳥”,安慰完對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不同的判斷標準,這很正常”后,自己卻裝作沒看見——其實我心里沮喪得很,乃至一整天都隱隱不歡,糾結(jié)于還要不要繼續(xù)拍下去。

  在這個相冊受關(guān)注之前,我已經(jīng)在朋友圈發(fā)了小半年“地鐵上的讀書人”圖文。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里慢慢引發(fā)了越來越多朋友的關(guān)注,甚至不斷有朋友從各個城市發(fā)來他們拍到的地鐵上的讀書人照片。“我”仿佛變成了一個“地鐵讀書照”底片庫,隨時有可能接收經(jīng)常聯(lián)系或不怎么聯(lián)系的朋友、同事、工作伙伴的各種“投稿”,某種程度上,“地鐵讀書照”確實變成了我的“社交關(guān)系增強器”,因書聯(lián)結(jié)也讓關(guān)系變得更美好,更純粹。更有甚者,同城的伙伴會開玩笑說“想被你拍到”。約拍不成,就自拍后發(fā)我——這些可愛的讀書人的可愛之舉,常常讓我忍俊不禁。

  相冊被推薦后,更多網(wǎng)友發(fā)圖給我,讓我把圖傳到我的相冊里。也有人表示想拍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各個城市地鐵上的讀書人。我一度想把這個僅僅局限在北京的相冊做成一個開放性空間,除了放我自己拍的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也把大家投稿的全國各地地鐵上的讀書照上傳——當然是在獲得投稿人許可的前提下。

  七月末的光竟開始有早秋味,那強光透過地上城鐵的窗玻璃,打在他的kindle屏幕上,他總要不斷變換方向,才能找一個最適宜閱讀的角度。
  七月末的光竟開始有早秋味,那強光透過地上城鐵的窗玻璃,打在他的kindle屏幕上,他總要不斷變換方向,才能找一個最適宜閱讀的角度。

  身邊的朋友紛紛出主意:你拍了那么多在地鐵上用Kindle讀書的照片,可以去跟亞馬遜談合作呀;每年“4·23世界讀書日”,地鐵里都是名人讀書的宣傳海報,你完全可以去跟地鐵公司談,用普通人在地鐵上閱讀的動人瞬間打動更多人,比名人代言更接地氣;那個你遇到過十幾次的氣質(zhì)特別的讀書女孩,可以為文藝的、舒適的服裝品牌做代言;開一個“地鐵上的讀書人”微信公眾號,給出版社做圖書宣傳也不難實現(xiàn)……而我自己最希望的是iPhone或其他拍照手機品牌來找我合作,畢竟我是用手機拍下了這么多讀書的瞬間——最后這條當然是開玩笑啦。不過,所有的這些都只是一閃而過的設(shè)想,我最終沒有這樣做,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是因為受反對聲音的影響——在尚未明確“偷拍”到底有沒有侵權(quán)的前提下,“不以盈利為目的”是我給自己開出的唯一一劑安慰劑。

  我一邊收下眾多網(wǎng)友的感動,又一邊為“是否侵權(quán)”“是否離真正的文明社會差三代人之功”而糾結(jié)自省。雖然感動和贊美的聲音占壓倒性多數(shù),但面對質(zhì)疑,我確實經(jīng)歷了一段時間的心理低谷期。在與網(wǎng)友互動時,我坦然說出自己的這種糾結(jié)。令我感動的是,大家從各個角度來表明自己的理解和立場,來自朋友的鼓勵和陌生人的善意,讓我有勇氣去重新審視那些批評的聲音,去理解那些雖然在情感上支持但在道義上反對的聲音,更多的,是傾聽那些無數(shù)次鼓勵到我的聲音——我從中受到莫大的鼓舞,因而愿意帶著美好的初心繼續(xù)拍下去。

他看書太認真,到這一站疑心坐錯,從車廂走出來看地鐵線路圖,看完后又走進車廂。他現(xiàn)在車廂門口正中繼續(xù)認真看書,我為他拍下一張自認為很棒的照片,卻因為是正面,沒法發(fā)上來。他看的是《從查理大帝到歐元:歐洲的統(tǒng)一夢》。
他看書太認真,到這一站疑心坐錯,從車廂走出來看地鐵線路圖,看完后又走進車廂。他現(xiàn)在車廂門口正中繼續(xù)認真看書,我為他拍下一張自認為很棒的照片,卻因為是正面,沒法發(fā)上來。他看的是《從查理大帝到歐元:歐洲的統(tǒng)一夢》。

  ►地鐵讀書:世間最美場景

  “看到一絲正能量”“內(nèi)心很平靜”“地鐵換乘(走路or上樓梯)也能看書的人真的是很敬佩了”“心生暖意”“溫柔的相冊”“精神角落”“一道風(fēng)景線”“從頭看下來,竟然掉眼淚啦”“不知怎地,熱淚盈眶”“比早上吃的水蜜桃還要讓人感動”,看到這樣的字句,我很難不反過來被瀏覽這個相冊的網(wǎng)友感動。有網(wǎng)友說這些地鐵上讀書的照片是“世間最美場景”。我比較少直接回復(fù)豆瓣相冊底下的留言,不過在朋友圈里跟朋友互動時,我;貜(fù)留言說:你看到照片時心覺美好,是因為你自己就很美好。你心里有什么,就映照出什么。

  在眾多的留言中,有一條是這樣寫的:“這些美好的瞬間讓人在(第)一萬次疲憊的時候打起十次精神來贊美這座城市”。說實話,讀過這樣的留言,我也差點熱淚盈眶,仿佛在無意間觀照了一個疲憊至極卻仍有追求的靈魂,在累極乏極的下班路上送上一束微光,照TA在第二天早上滿打精神再次上路。這樣說當然是我自己的浪漫想象,但我相信,TA多少會從中尋取到一絲支撐的力量吧。

沒有人規(guī)定一個人必須在什么階段讀什么書。她人到中年,讀《百年孤獨》,認真又淡定。
沒有人規(guī)定一個人必須在什么階段讀什么書。她人到中年,讀《百年孤獨》,認真又淡定。

  ►“你在讀什么呀?”

  當相冊的關(guān)注的度越來越高,不乏一些可愛的網(wǎng)友特意跑到這個相冊來找自己或者找朋友。“沒拍到我”“樓主都坐幾號線呀”“求偶遇”的聲音常常讓我莞爾。因為書,人與人的相遇成為一種期待,這也代表了一部分愛書人的心理。有人說“我想我不會一見鐘情,但是一個看書的男孩卻能在我心里留下滿分好感”。有人會對“地鐵上看書的人生出莫名的親切感來”、“每次在一車拿著手機看的人里,發(fā)現(xiàn)有和我一樣用Kindle看書的人,都會倍感親切”。有人期待與同好偶遇:“我每天都舉著《科幻世界》,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幻友。”有人僅僅是希望跟對方打個招呼:“每次在地鐵上遇到同樣在讀書、或者手里拿著書的人,都希望去打個招呼問,你在讀什么呀。相比起絢麗吵鬧的世界,他們是安睡在窗臺上、等待陽光沐浴的微塵。”豆瓣網(wǎng)友盛夏夜行如是說。書是人的衣裳。

  對于愛書人來說,閱讀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當我把那張自己覺得拍得并不好的照片發(fā)出來以后,喜歡的人那么多。在那張照片中,一位老者右手拎著大桶花生油,左手拎著裝了書的塑料袋,粗糙的畫質(zhì)和并不完美的構(gòu)圖意外獲得了認可。我為那張照片寫下的圖注是“柴米油鹽是生活,書也是”。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書被帶到地鐵上閱讀,也是極自然的一件事,正是這種生活中極普通極平凡的小事被放大,才營造了一種格外的動人吧。

  下車前看到小朋友在讀《青銅葵花》,她肩上還背著琴。放暑假了,地鐵上的孩子多了起來,而孩子多會帶本書上地鐵。  
下車前看到小朋友在讀《青銅葵花》,她肩上還背著琴。放暑假了,地鐵上的孩子多了起來,而孩子多會帶本書上地鐵。

  ►仿佛看到了自己

  有很多看過這些照片的人表示,自己也曾是這地鐵閱讀大軍中的一員。“仿佛看到了每日上下班的自己,兩個四十分鐘的車程成了自己每日最沉浸的時光。”“一樣的人有好多,超開心”。“仿佛看到了在地鐵上讀kindle的自己”。有人回憶過去:因為租房離上班地點遠,路上用讀書打發(fā)的那些時間,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有位豆友發(fā)豆郵跟我說:“北京地鐵讀書er之一,每天往返三小時多,半年看了四十多本了……現(xiàn)在能開車的時候都選擇地鐵了”。網(wǎng)友黑白無灰剛上班時步行+公交+地鐵,單程1個半小時,“每天只有書才能消磨無聊的時光。當時的無聊,成了現(xiàn)在的經(jīng)歷,充實了生活的記憶。”對這些人來說,這些照片閃耀著的是曾經(jīng)努力的自己,是過去沒有浪擲光陰換回的現(xiàn)在心底的踏實感覺吧。

一本設(shè)計方面的書,不難猜到書名,但想到反對的聲音,偶爾會失了猜書名的好玩兒念頭。
一本設(shè)計方面的書,不難猜到書名,但想到反對的聲音,偶爾會失了猜書名的好玩兒念頭。

  “工作忙到炸裂,回家只想休息,上下班路上是我唯一能夠讀書的碎片化時間。”誰說有閑才讀書呢?誰說疲累的身軀之下沒有一顆安住精神世界的心呢?當你向下,總有向上的流在推動著你。這些在地鐵上都無比努力的人,或許在工作中也用盡全力。

  也有人會愧疚自責,“自從不坐地鐵,讀的書少了很多。”“雖然每天上下班包里都會裝著書或者kindle,但越來越少拿出來讀了,檢討一下。”“家和公司離得近,少了很多路上的樂趣。”對這些人來說,這些照片化為一種翻開一本書的動力。

  拍得越多,我越相信,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總有人正在努力生活——無論是在地鐵上讀書的人,還是在屏幕前瀏覽照片的人。在很多人抱怨通勤時間太長太辛苦的時候,有些人卻并不是這樣,“下個月公司遷址后每天來回共46站地鐵,可以好好讀一讀書,成為上海地鐵上的讀書人了。”“最后選擇住遠點,搭地鐵上班,就是為了空出通勤時間用來讀書,倒逼提高工作效率和養(yǎng)成通勤路上看書的習(xí)慣。”你看,世界上想法特別的人這么多。

他打著哈欠,幾乎將頭埋進了這本《時間簡史》。
他打著哈欠,幾乎將頭埋進了這本《時間簡史》。

  ►地鐵閱讀:關(guān)于一座城的美好記憶

  那些沉浸在北京地鐵旅程中的讀書人,并非都是一直生活在北京的人。對于一部分“北漂”過又“漂走”的人來說,在地鐵里讀書的的時光,成了這座城市留給他們最美好的回憶。網(wǎng)友秋滿說,“在北京東直門上班的時候,kindle會隨身帶著,上下班的地鐵上都會看,甚至僅靠每天的地鐵時間讀完了幾本大部頭的書,那是每天最充實最滿足的一段時間,好懷念。” 

她帶了書上地鐵,并沒有拿出來看,但她心中有書。
她帶了書上地鐵,并沒有拿出來看,但她心中有書。

  網(wǎng)友董言說:“想起原來從燕郊到北京的日子,有時候會在草房上車,一路坐到西邊去。出門的時候,總是反復(fù)選擇書,因為有的在地鐵上很難讀下去;上車后,就算是能在車廂連接處,找個能托著書包看書的位置也很幸福;如果還能在下一次報站前,看完剩余的幾頁,也像是一場競逐賽。”

  不知道他們?nèi)缃裨谀膫城市,是否還同樣坐著地鐵上下班,這個相冊讓他們回想起那段在北京上班的生活,是他們生命中一抹特別的底色。

候車讀書。這本書的關(guān)鍵詞是高句麗、大晉、李露和李霜,網(wǎng)友說是一本網(wǎng)絡(luò)小說。
候車讀書。這本書的關(guān)鍵詞是高句麗、大晉、李露和李霜,網(wǎng)友說是一本網(wǎng)絡(luò)小說。

  ►行動派:不如從現(xiàn)在開始,就在地鐵上完成你的目標

  有些相冊下的留言,像是說給留言者自己聽:他們告訴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棄閱讀,鼓勵自己在時間的長河里,像相冊中人一樣“堅守自己內(nèi)心的明月”。篤定的行動派也令我感動,網(wǎng)友青上長草留言說“如果你的目標是讀完所有名著,不如從現(xiàn)在開始,就在地鐵上完成你的目標”。

  我的一位同事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買kindle,當她看過相冊和“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一文后,終于下定決心買了回來。有幾次我跟她一同外出,見她見縫插針打開kindle閱讀,就如隨身攜帶了一座移動圖書館。

  說實話,我從沒有想過依靠自己的力量喚起什么,也并非想號召所有人在地鐵上讀書,只是隱隱有一種浪漫幻想:當你看到這些動人的瞬間,也愿意和他們一樣,拿起書來,走進一本書的世界,這樣就夠了。至于是不是在地鐵上讀,怎么讀和讀什么都不重要,你只要讀就對了。因此,行動派網(wǎng)友的反應(yīng),對我而言,是莫大的肯定和安慰。

連續(xù)兩天遇到這個讀《強化學(xué)習(xí)精要》的人,他每天都自己帶小板凳上地鐵。
連續(xù)兩天遇到這個讀《強化學(xué)習(xí)精要》的人,他每天都自己帶小板凳上地鐵。

  連續(xù)兩天遇到這個讀《強化學(xué)習(xí)精要》的人,他每天都自己帶小板凳上地鐵。

  ►討厭被“偷窺”

  建這個相冊本意只是一份個人記錄,純粹是為了存放我個人的樂趣,至于到后來變成了公共話題則超乎我的想象。隨著傳播范圍越來越廣,有網(wǎng)友會主動把一些負面評論截圖發(fā)給我,有的群因此互撕幾百條聊天記錄。我不去想也大概知道他們在爭論什么——關(guān)于肖像權(quán)和隱私問題,我自覺已經(jīng)努力在克服了,但每個人對隱私的邊界理解不同,我自己是完全不介意讓人知道自己讀書時的所思所想的,但有些人生性討厭被偷窺——雖然我覺得用“偷窺”這個詞于我而言嚴重了。

  無論支持還是反對,跟每個評論者的知識水平?jīng)]有必然聯(lián)系,卻跟個人觀念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一個偷拍的相冊,都這么多人喜歡,不懂。”“偷拍”這種行為到底該不該發(fā)生?“偷拍”的底線到底在哪里?什么樣的照片才能被發(fā)出來?原本只是單純記錄閱讀之美,但到后來我卻不可避免地必須考慮這些問題,甚至因為這些問題而感到苦惱。我也問過自己,但終究沒有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她帶了這本《經(jīng)濟學(xué)原理:宏觀經(jīng)濟分冊》上地鐵,后來我才知道這是一本在全球都堪稱經(jīng)典的教程。
她帶了這本《經(jīng)濟學(xué)原理:宏觀經(jīng)濟分冊》上地鐵,后來我才知道這是一本在全球都堪稱經(jīng)典的教程。

  跟我一樣迷茫的網(wǎng)友也有不少,有人表示雖然很喜歡這個相冊,但也對“偷拍”之舉心中存疑。有網(wǎng)友甚至囑咐我“拍的時候小心點,不要被打”。當然,也有人表示“這樣拍真的很變態(tài),但我喜歡”……

  有網(wǎng)友在相冊底下留言說“嚇得以后不敢在地鐵上看書”。稍微柔和一些的讀者在贊許之后說“自己沒被抓拍到,很欣慰。還是更青睞日本的書衣,不愿被人窺屏自己在讀什么。”說實話,看到這樣的評論我心中不免非常難過,我的本意并不是這樣啊。

  也有網(wǎng)友直接質(zhì)疑,“你這樣在地鐵上偷拍讀書人真的好嗎?”我依然在每個工作日持續(xù)上傳照片,這種舉動可以看作是我的一種態(tài)度,但我的內(nèi)心已經(jīng)不像最初那樣單純快樂。我會疑慮:這張能不能發(fā)呢?這張是我迄今為止拍到過的最棒的,可是露臉了,還是不發(fā)了吧?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和情緒,我對質(zhì)疑性的留言統(tǒng)統(tǒng)沒有正面回答過。不過網(wǎng)友們倒是會自發(fā)為我申辯,“又沒拍臉”“感覺作者對隱私的保護還是不錯的。可不可以當成風(fēng)景呢?”是啊,真也希望我的“偷拍”之舉并不侵犯任何人的隱私,僅僅是為大家奉上一道地鐵閱讀風(fēng)景線。

  地鐵讀書:作秀?

  有些網(wǎng)友的批評焦點并不在于是否侵權(quán),而在于“在地鐵上讀書”這種行為本身。是的,我贊美紙書和電子書閱讀,但我并不排斥手機閱讀和聽書。很多網(wǎng)友告訴我,他們沒有帶紙書或kindle上地鐵,但他們也在讀書,他們用手機里的豆瓣閱讀、微信讀書、網(wǎng)易蝸牛閱讀、kindle APP乃至聽書軟件“讀書”。在擁擠的地鐵上,手機顯然比書和kindle更小巧。時代變了,人們獲取知識的形式和載體不再局限于紙書這種載體,只是因為這些不好拍,我沒有拍。至于質(zhì)疑相冊是在貶低“手機閱讀”的聲音,完全不必理會吧,很多人早已跳出“一定要讀紙書或kindle才是讀書”的思維限制。

  也有人質(zhì)疑地鐵根本不是讀書的環(huán)境,認為在地鐵上拿一本書更多是裝樣子。有網(wǎng)友看過相冊后,評價說:“張岱《西湖七月半》既視感。卯出酉歸避書如仇者紛紛作手不釋卷狀大概就是這樣子。”但我覺得,真正愛書的人,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閱讀,無論在哪里閱讀,都是為了讀書本身,并不存在一個非要在某個地點才能讀書的限制。

粉紅女郎讀《謀殺啟事》。
粉紅女郎讀《謀殺啟事》。

  陌生人給我力量

  隨著反對聲不時出現(xiàn),即使更多人跟我一樣,把這種“偷拍”視為一種傳播閱讀之美的正能量,即使我轉(zhuǎn)過身去假裝聽不到爭議,我仍然沒辦法繞開這些反對聲獨自前行。這些反對聲或許在網(wǎng)絡(luò)上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在我心里卻始終是解不開的疙瘩。我因為無法確定隱私邊界,有段時間常常想到放棄,我從沒遭遇過這樣的網(wǎng)絡(luò)爭議,心理也沒有強大到一定要堅持自己,但當我看到網(wǎng)友伊夏的留言,我真是要哭了,她說,“是我見過比較節(jié)制比較柔情的地鐵拍攝了,不曝光正臉,不打擾,很動人”。是啊,我從一開始拍就沒想過要暴露讀者的隱私。我自己很愿意以書會友,卻也知道很多人在投入閱讀一段文字的時候,并不想被人打擾,所以我始終選擇只是觀察,卻從未打擾過任何一個被拍攝對象——即使那個我遇到過十幾次的女孩,有很多次,我想跟她打聲招呼,我始終沒有這樣做。這位網(wǎng)友的留言,完全擊中了我,讓我覺得即使遇到爭議,還能被人理解。

上班族讀考研書,誰知道他內(nèi)心經(jīng)歷了怎樣的道路?
上班族讀考研書,誰知道他內(nèi)心經(jīng)歷了怎樣的道路?

  也有人安慰我:你并不做商業(yè)用途,拍攝初心始終沒變,從“善”出發(fā),問心無愧,那些反對的聲音不必理會。是啊,且不說是否侵權(quán),在拍下照片的那一刻,除了覺得美好,我確實沒有更多想法。

  網(wǎng)友熱心參與話題也是一種力量。豆瓣網(wǎng)友青石(應(yīng)他要求放上豆瓣ID:46921322)根據(jù)我發(fā)的一張給人臉打了馬賽克的圖書封面模糊的照片,像偵探一樣抽絲剝繭,給出詳細的推斷過程,最后推理出照片中人讀的是《從晚清到民國》;

  豆瓣紅人、青年作家鄧安慶分享了他最難忘的遇到“地鐵上的讀書人”的經(jīng)歷,當時那人坐在他眼皮底下讀他的《山中的糖果》;

給孩子看之前自己先過把癮呀。《吉姆的冒險》。
給孩子看之前自己先過把癮呀。《吉姆的冒險》。

  網(wǎng)友司南說TA有次在用手機讀《大江東去》,抬頭時候發(fā)現(xiàn)座位右邊的女生也在讀同一本書的紙質(zhì)版,瞬間心里“哈”了一聲……

  這些有趣的小事,也成為點滴肯定的力量,讓我覺得無比美好。

《OKR工作法:谷歌、領(lǐng)英等公司的高績效秘籍》,他大約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吧。
《OKR工作法:谷歌、領(lǐng)英等公司的高績效秘籍》,他大約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吧。

  因為時間積累,一張一張照片串起閱讀的力量,一個網(wǎng)友甚至提出給我拍紀錄片,“你拍他們,我拍你。你拍你的,我拍我的。”我當然還沒有不自量力到覺得自己能做紀錄片主角的地步,不過,卻發(fā)自內(nèi)心感謝像他一樣支持我的人。

  白發(fā)讀者讀《禪說莊子》!岸U說莊子”是馮學(xué)成的一系列書,一位書友說馮是真正的大師,值得讀。這一冊是“大宗師”,貌似已改版。他讓我想起《童年與社會》扉頁上的一句話:“兒童的游戲和老年人的智慧,是他們各自季節(jié)的果實”。 
 白發(fā)讀者讀《禪說莊子》。“禪說莊子”是馮學(xué)成的一系列書,一位書友說馮是真正的大師,值得讀。這一冊是“大宗師”,貌似已改版。他讓我想起《童年與社會》扉頁上的一句話:“兒童的游戲和老年人的智慧,是他們各自季節(jié)的果實”。

  ►很開心中國也有人拍攝地鐵上的讀書人

  通過網(wǎng)友的反饋,我也看到了國外攝影師拍的倫敦、紐約、莫斯科地鐵上的讀書人相冊,“《讀者》上有個外國攝影師也拍了好多地鐵讀書的人們,很開心中國也有的。”有網(wǎng)友直接把紐約地鐵上的讀書人相冊地址貼給我,當我翻開那些在拍照技術(shù)和水平遠在我之上的相冊集,就好像遇到了天涯知己,這也讓我堅定了繼續(xù)拍中國地鐵上的讀書人的想法。

夜班車上讀書人,她讀《哈佛商學(xué)院人格魅力修煉課》。
夜班車上讀書人,她讀《哈佛商學(xué)院人格魅力修煉課》。

  ►“有人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有些肯定非?蓯,不止一個陌生人私信我,僅僅是“來跟你說一聲你拍得真好!”然后就跑掉。有的人像追劇一樣天天等更新。有人為我搭訕常常遇到的那個女孩操碎了心。更有網(wǎng)友激動地表示:有人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自從相冊受到關(guān)注后,我也從網(wǎng)上看到一些關(guān)于地鐵閱讀的報道,在國內(nèi)也不乏跟我做了同樣的事的人。只不過,他們比我節(jié)制,沒有洋洋灑灑寫出來。在關(guān)注地鐵閱讀的人中,我也只是大家能看到的行動比較久的那一個。

一個來北京旅游的外國人,帶了一本旅行指南上地鐵。
一個來北京旅游的外國人,帶了一本旅行指南上地鐵。

  困境:誰的隱私誰的權(quán)?

  一段時間以后,當我終于能夠直面所有的反對聲,我知道,如果我想繼續(xù)拍下去,就必須解決版權(quán)的問題。我很想咨詢一些法律專家,對于這種不露臉、不作商業(yè)用途但可能會保留書名和書的內(nèi)容的照片,到底是不是侵權(quán)。拍了照片放在手機相冊里獨自欣賞是一種做法,上傳到網(wǎng)絡(luò)平臺則不得不考慮更多。

  不止一個人建議過我,拍完后給對方看一下照片,征得對方的同意后再上傳。我覺得這或許是個辦法——有些時候我確實也有這樣的沖動,當我拍完后,也想跟對方說,“你看,我拍下了你讀書的樣子,可以發(fā)給你嗎?”作為地鐵讀書的一員,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不會反感排斥,反而愿意以書會友。但更多時候,作為拍攝者,我會擔心這樣的舉動對看書人會是一種打擾,所以,直到現(xiàn)在,我仍然沒有這樣做。

還會接著拍嗎?
還會接著拍嗎?

如今我已經(jīng)知道,一件事情受關(guān)注后,自然各種聲音都會有。但也我不想完全被負面聲音牽著走,讀書這么好的事,確實值得分享。拍下這么多動人的讀書照,我必須承認這得益于我的女性身份——換作是一個男性拍攝,可以想象他受到的質(zhì)疑會更多。

  對我而言,拍“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更多是收獲,我因此而結(jié)識了新的朋友——我笑稱“幾乎到每一個有地鐵的城市都有人可以一起吃飯”,跟工作伙伴更加親密,跟素未謀面的網(wǎng)友真誠互動,知道了很多有趣的書,了解了很多不同職業(yè)的不同知識面向,也看到了北京這個兩千萬人口城市晝夜向上的努力。作為一個喜歡拍照喜歡書的人,我感謝這一切,也愿意一直分享美好,直到真正不能拍的時候。

 

】 【打印繁體】 【投稿】 【關(guān)閉】【評論】 【返回頂部
[上一篇]《小偷家族》:狄更斯救不了當代“霧都孤兒” [下一篇]湖北菜為何叫楚菜?中國有34個菜系?
評論
稱呼:
驗 證 碼:
內(nèi)容:
相關(guān)欄目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