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對貧困戶識別標準為農民人均收入不低于3335元,并綜合考慮不愁吃,不愁穿,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保障,兩不愁,三保障,因素。

農村貧困戶分為:絕對貧困戶和相對貧困戶。
一、絕對貧困戶
指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以維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難以生存。在測量絕對貧困標準時,一般只考慮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并且,所購買的物品應當是最簡單最經濟的。

二、相對貧困戶
指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準,即決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于627元)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以維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難以生存,在測量決對貧困標準時,一般只考慮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并且所購買的物品應當最簡單最經濟的。
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628------865元)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低收入人的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02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02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那么申請農村貧困戶補貼的條件都有哪些呢?
一、孤寡老人或者是子女無法盡贍養義務的。
二、擁有當地農業戶籍并在當地常住。
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申請前12個月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農村低保保障標準。
四、沒有經濟來源且自身無勞動能力的。
五、身體(精神)殘疾無自理能力的。
貧困戶的識別程序按“貧困戶申請、五查五看、三評四定”的原則進行。
1.貧困戶申請
由農戶提出貧困申請書。
2.“五查五看”
(1)查收入、看家庭收入的穩定性。
(2)查住房、看居住房的安全穩固性。
(3)查財產、看貧富程度。
(4)查家庭成員結構、看家庭負擔。
(5)查生產生活條件、看基本生產生活狀況。

3.“三評四定”
(1)“三評”
①內部評議:駐村工作隊對五查五看情況進行評議提出貧困戶初選名單。
②村(組)黨員會評議:由村(組)黨員對初選名單進行評議。
③村(組)民主評議:召開村民大會或戶代表會議評議。

(2)“四定”
①村委會初定:村委會召開會議對貧困戶初步名單進行初定。
②村民代表議定: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對初定名單進行議定。
③鄉(鎮)審定:鄉(鎮)組織召開審定會對村委上報的議定名單逐戶審查審定。
④縣級確定: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鄉(鎮)上報的審定名單進行確定。
更多資訊請關注閩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