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員妙手巧制空調 全部用廢舊物品價格不超過400元
本版撰文 時報記者 段一鳴 本版攝影 時報記者 巢曉
市民張述良是一家大型公司市場設備技術員。他在工作之余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利用一些廢舊物品制作了不少小物品,使生活增色不少。去年夏天,良哥還用一些廢舊冰箱的零部件制作了一臺空調,而這臺空調就算所有零部件在市場上購買,價格也不會超過400元。
走進良哥的臥室,看到他床頭上放著的一個奇怪的白色油壺,油壺兩面都被剖開,一頭裝著小風扇,里面接著一個蒸發器。油壺上方的餅干盒子裝著的線路板及小電線,盒子外面還有綠色的指示燈,這就是良哥制作的“空調內機”。
自制空調制冷度炎夏
據良哥介紹,油壺上方的餅干盒是電子控制器,只要躺在床上按動遙控器,即可開關空調。“他這空調還可以定時呢,不過定時不是自動的,”與良哥同住的小朱打趣地說。從室內的“空調內機”上垂下的一根電線連著桌面上一個小拇指寬的旋鈕上,空調開啟后,只要將旋鈕擰至中間的位置,就可在4小時后自動關機。
一根白色的水管與一根包裹著膠布的數根電線,透過臥室墻外的洞口,連著放在陽臺上的制冷壓縮機與散熱片上。如果自制空調開啟,良哥還會將出口管放在散熱片上以降低散熱片的溫度。
全用廢舊物品制成
良哥按動遙控器的開關,油壺外面風扇葉片快速轉動,一絲絲冷風從油壺內被抽出來。“制冷空調的制作原理都是一樣的,只要有合適的工具、材料,做起來不會太難。”空調的制作者良哥是韶關人,從1994年到廣州讀書,至今已在廣州待了12年。對于自己制作的空調,良哥坦率地告訴記者,因功率不大,這臺土制空調只能供給一個床大小范圍的制冷,制冷溫度在攝氏25度至27度之間,其功率約0.2匹至0.3匹。
良哥曾在一家經營冰箱的公司從事維修工作,他發現一些已無維修價值,但制冷壓縮機等主要零部件尚且完好的冰箱被廢棄時,就有了將其回收使用的想法。去年6月天氣格外炎熱,于是良哥便收集了一些材料,自己動手做起了空調。
“那個制冷壓縮機、散熱片、蒸發器以及遙控裝置、定時裝制的主要材料都是從廢舊冰箱上拆下來的,只有那個風扇和油壺是我真正花錢買的材料。”良哥對于自己能夠用這些廢舊物品制作一臺實用的空調還是稍感自豪。良哥介紹,如果這些材料全部在市場上購買新品的話,那可能要花上300至400元。
廢舊利用豐富家居生活
除了這個自制的空調之外,良哥還利用一些廢舊物品制作了不少家居用品,房門口的門鈴就是他的作品之一。據良哥介紹,這個門鈴是他在一個朋友家里“淘”出來的,當時這個門鈴因為干電池溢出物損壞了線路,良哥覺得丟了可惜,便從朋友那要了過來。在更換了一些部件之后,還將門鈴的供電裝置改成用一塊模擬手機電池來供應電源。一年多來,這塊門鈴電池還未取下來更換過。
良哥告訴記者,家里的金魚缸、掛鐘都是在室友小朱的提議下制作的。其中掛在電視機后方一個大掛鐘是利用一個木質百事可樂廣告盒改裝的,良哥在廣告盒中間挖了一個大圓洞,然后用一個標刻好時鐘刻度的圓形硬紙片粘在上面,鐘上的指針及機芯則是他花5元錢在市場上購買的。而他的室友小朱,閑時也利用水罐、破水壺栽種了不少花草,使得出租屋內滿是春意。
自制空調不宜推廣
“制作這樣的簡易空調雖然不難,但不能隨意制造,制造者必須有一定的電工知識,否則可能會出現意外,”良哥告訴記者。
“我可沒有那么多精力去接受顧客的投訴和上門維修。”當記者問及其是否有想法自己開個小店,向一些收入較低的市民出售這種自制空調時,良哥笑著否認了這種可能,表示現在市場上的低端空調價格并不貴,一般市民都能承受得起,而且正規廠家生產的空調質量和售后服務都有保障。張述良只希望能利用自己的所學為生活增添些樂趣。
“良哥分體空調”參數
●材料:所有零部件從廢舊冰箱拆下來,用油壺做箱體,餅干盒裝線路板
●功能:遙控和半自動定時關機
●制冷范圍:一個床位大小空間
●制冷溫度:25℃~27℃
●成本(全新):300~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