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引進片扎堆上映,今年僅剩兩個分賬片名額,《雪國列車》備受影迷期待,有實力競爭其中一席。今年的引進片里,3D繼續吃香,只是“好萊虎”不再獨霸武林,被國產片搶去不少風頭。本報盤點了今年30多部分賬片,并采訪到業內人士和引進片商,請他們分析現象背后的原因。
盤點
32個名額已有歸屬
與去年一樣,今年的進口分賬大片名額仍舊是34部,包括了普通分賬片20部,IMAX和3D特種分賬片14部。
今年已經有29部分賬片在中國上映,《雷神2》《地心引力》《森林戰士》也即將亮相。
除了分賬片外,國外電影還可以以國內電影公司買斷版權的形式進入國內,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批片”。《金蟬脫殼》《赤焰戰場2》《喬布斯》《驚天魔盜團》《精靈旅社》等都屬于批片,這類影片一般在國內上映的時間要晚于北美上映半年以上,多由好萊塢“六大公司”以外的一些規模較小的制片公司投資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與北美同步上映、獅門影業出品的《饑餓游戲2》是以批片的身份引進到國內的。還有上半年的引進片票房冠軍《鋼鐵俠3》,該片曾經試圖以“合拍片”身份上映,但未能成功,最終由迪士尼和國內電影公司DMG聯合運作變身為“批片”,因此同樣不占據分賬片名額。
特點
特種影片優勢明顯
今年的引進片與以往年相比,在市場表現、影片類型等方面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 票房成績不敵國產
去年分賬名額的擴容讓人們為國產片捏了一把冷汗的同時,似乎也激起了它們突圍的斗志,只用了不到一年就成功逆襲。根據國家廣電新聞出版總局發布的最新數據,2013年1-9月,全國電影票房收入1642545萬元,其中,國產影片票房收入955816萬元,占到了58%以上,進口影片票房收入686729萬元,占42%左右,與去年同期進口片壓制國產片正好相反。
2 3D形式依舊吃香
截至10月份,在引進片票房前十名的排行榜上,有7部為特種分賬片,占到總票房的64%以上,這說明3D影片仍然是人們看電影的首選。其中《環太平洋》以近7億元榮登分賬片冠軍,而引進片總冠軍則是取得7.5億票房的《鋼鐵俠3》。
3 文藝片仍待脫困
今年已引進的32部分賬片中,美國電影有29部,目前《被解救的姜戈》票房最低,僅收1780萬元。從類型來看,動作片引進最多,占比38%,其次是科幻片、動畫片、奇幻片。文藝片仍舊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比如《悲慘世界》和《了不起的蓋茨比》。
探因
內外交困票房縮水
著名影評人畢成功認為,今年的引進片其實從質量上較往年并沒有下降,有不少在口碑上反而遠勝同期上映的國產片。不過,引進片的上映檔期不怎么占優勢,今年上半年的引進片上映時間基本上都在“大考前”和“大節后”。另外,引進片檔期的確定時間平均提前時間不到30天,給發行和宣傳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緊張。“像《超人:鋼鐵之軀》,5月底6月初才確定6月20日上映,宣傳工作只有20多天的時間來做,導演和主演雖然來了中國,但是一線城市只去了上海,效果肯定是達不到的。”
畢成功稱,今年就好萊塢方面來說也是“小年”,《007大戰天幕危機》和《指環王前傳:霍比特人》都是去年年底在全球上映的片子,真正的大片只有《鋼鐵俠3》《虎膽龍威5》等寥寥幾部。
行情
水漲船高拿片更貴
在一些國內的引進片片商看來,引進片單片盡管縮水,但總產值卻在增加,且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他們感到今年做引進片難度有所增加,但主要壓力不是來自國內,而是來自國外。
《驚天魔盜團》片方之一,北京山海童蒙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昊告訴記者,其實相比本世紀初那幾年,這些年引進片數量逐漸增加之后,國內審批更加規范了,流程上也更合理,引進片商對影片判斷也比較準確。“但是現在在海外拿片的成本在增加,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增長,全球票房的占比增加,所以海外影片引進到中國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此外,他認為其實宣傳和發行對于引進片來說不是很大問題,像這樣的影片一般會采取長線宣傳的方式,或者在上映前夕和多家公司合作,增加影片宣傳的密度和熱度。
于昊說,國內片商在引進影片時會傾向于類型片,他們也看到3D影片近些年在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會優先選擇這樣的影片,總體來說3D會是以后的引進趨勢。
有望引進的種子選手
《雪國列車》:由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執導,講述一場氣候異變讓大部分人類滅亡,在一列沒有終點的列車上,受盡壓迫的人們反抗錢權階層。
《安德的游戲》: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由諸多當紅青少年明星主演,哈里森-福特和本-金斯利保駕護航,首周票房2800萬美元稱冠北美票房榜。
《冰雪大冒險》:又名《白雪皇后》,是迪士尼第53部動畫長片,改編自安徒生童話,不過做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極速風流》:這部傳記影片講述了奧地利賽車手尼基-勞達和英國賽車手詹姆斯-亨特在上世紀70年代的賽道上競爭的故事,由曾以《美麗心靈》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的朗-霍華德執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