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娛評:汪峰性格太“嚴肅”系引發網友調侃主因
這種嚴肅是他性格的真實表述吧,是打小起一點一點夯實的。汪峰曾經講述過童年練琴時的經歷。
按照傳播效果來看,“汪峰上頭條”是個非常完美的傳播個案。周迅宣布分手的第二天,邁克爾·杰克遜去世了,沒人讓周迅去上頭條。但汪峰卻被挑選出來,成為一個網絡事件的支點,撬起了一場狂歡,不能不說,這也是一種機遇。而整個事件,作為一個傳播樣本,這個樣本也挺美的,就像一個無縫鋼管有工業的美,一部動畫體現新技術之美一樣。
但汪峰的反應太激烈了:“我想象有一天這個社會不會把你我曾經生活的迷惘和坎坷看作是放蕩和污垢;我想象有一天媒體和新聞工作者們把你我也可以當作人看待”,接下來,他聊新歌《生來彷徨》,點睛的句子是:“彷徨的不是我,是你們。這是當下中國人心中最深的痛和病”。
不得不說,汪峰老師,您太嚴肅了。
在芭芭拉·史翠珊的傳記里,看到過一句話,芭芭拉·史翠珊評述一個唱功完美的歌手不紅的原因:“因為她不懂得展示自己的缺陷”。說是缺陷,其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缺陷,而是在說,一個人將自己包裹得過于嚴密,不肯給試圖理解她或者他的人一個氣口,因此成了障礙,讓人望而生畏。
汪峰打動我的,曾經就是他的嚴肅,歌里的自剖、責問,文字里的反思、掏心挖肺,以及事事處處的嚴謹。
他的“最愛運動”和“最愛休閑”是臺球和德州撲克,理由是,這些項目能考驗一個人的心態,毅力,品格和承受力,幫助人在“強勢與欺詐中辨別真偽”。
不只如此,他的嚴肅在事事處處。“旭日陽剛”唱他的歌參加商演,他寫了五千字聲明表明態度;演出現場向章子怡表白,還帶著8分鐘演講;小說《晚安,北京》,寫的是“世紀末的荒誕”,“怒放筆記”中列出的文學導師是馬爾克斯、亨利·米勒、惠特曼、金斯堡。
激發“幫汪峰上頭條”活動的,引來這種大規模調戲調侃的,大概就是他的嚴肅吧。人們想看看,嚴肅到底是一種什么品質,嚴肅的人有怎樣的月之陰暗面,嚴肅的人有沒有歇腳的時候,嚴肅的人面對調侃,會有什么反應。顯然,面對調侃,汪峰繼續保持了他的嚴肅。
這種嚴肅是他性格的真實表述吧,是打小起一點一點夯實的。汪峰曾經講述過童年練琴時的經歷,那種艱苦和嚴苛,描畫出了他未來的性格輪廓。面對這種嚴肅,“幫汪峰上頭條”一定會被解讀為“娛樂至死”,尼爾·波茲曼的話一定會被一再引用,但現在被我們視為碎片的娛樂,或許正是未來的神話,調侃也好嚴肅也罷艷俗也好清新也罷,其實都是我們一點艱難的詩意。
面對這么一點當下的碎片詩意,我們或許,也都太嚴肅了。(韓松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