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學者:即使日本二戰慘敗 海軍實力仍超中國
日本為傳統海權國家,歷來重視海軍發展。香港《文匯報》7日刊載文章表示,日本企圖在中國海軍進出西太(注:西太平洋)的必經之路──宮古島部署88式地對艦導彈,將中國艦隊封鎖在第一島鏈內,使西太成為日本的“內海”。文章認為,海軍成為日本對亞洲各國實行殖民侵略和統治的鷹犬。今天的日本海軍有重走老路的危險,值得高度警惕。
文章摘編如下:
“古典海軍追求的戰略目標,就是藉由控制要地而控制一定的海域。”正在舉行的日本自衛隊大規模“奪島”演習追求的正是這樣的目標,即在中國海軍進出西太(注:西太平洋)的必經之路──宮古島部署88式地對艦導彈,將中國艦隊封鎖在第一島鏈內,使西太成為日本的“內海”。
從媒體報道分析,此次日本軍演的作戰想定有兩個:海上封鎖和登陸奪島。顯然,中國海軍是日方假想敵。前不久,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剛剛結束在西太的“機動-5號”聯合軍演,受到日艦機的抵近偵察“關照”。
安倍還倒打一耙地表示,中國海軍進入西太“灰色地帶”,讓東京感到威脅。可見,對中國海軍實行封鎖作戰,應是日本海軍未來最可能的作戰樣式之一。所謂“登島”作戰,就是設想釣魚島突然被解放軍“占領”,日方出動海陸空自衛隊“奪島”收復,故登陸作戰是此次軍演的另一想定。
臺灣學者張國城認為,中國近代慘痛歷史都源于海戰的失敗,即使日本在二戰中慘敗,其海軍實力仍超過中國。不管你是否同意張先生的結論,但日本人懷有深深的“古典海軍”情結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它對中國海軍西太演習緊張恐慌,甚至不惜冒擦搶走火的風險,用艦戰機抵近偵察中國艦隊,似在宣告“這是日本的‘內海’,請你們離開這里”!
海軍是各軍種中最具政治性的軍種,自誕生以來,封鎖作戰 便成為其主要任務之一。宮古島位于日本“西南諸島”的戰略要沖,扼中國海軍進出西太的咽喉,88式地對艦導彈射程為150-200公里,是日本自衛隊的主力型地對艦導彈,投射半徑可覆蓋宮古海峽所在的整個區域,日方在軍演中部署它的戰術意圖不言自明。
日本為傳統海權國家,歷來重視海軍發展。在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贏得了勝利,奠定了其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霸主地位,海軍遂成為其對亞洲各國實行殖民侵略和統治的鷹犬。今天的日本海軍有重走老路的危險,值得高度警惕。
有一個細節引人注目,日本自衛隊最精銳的“西普連”參加這次演習,主要執行“奪島”任務。這支部隊其實就是日本的海軍陸戰隊,由美軍一手培養出來,擅長兩棲作戰,可執行機降奪島和海上登島任務。有權威評論認為,將中國海軍封鎖在第一島鏈之內,是美日政治家和軍人們的戰略盤算。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中國海軍從“黃水”駛向“藍水”,是誰也阻擋不住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