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1月8日電 (記者 黃子娟)據路透社報道,日本官員透露,日本可能向外國出售軍用飛機,如果消息屬實,這將是二戰結束以來,日本首次繞開武器出口三原則,向外國出口軍用產品。軍事專家宋曉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日本想搶在中國之前占領一些軍工市場。
報道稱,川崎重工、新明和工業兩家日本企業為繞過禁令,正尋求外銷民用版本飛機,同時咨詢安倍政府,是否愿意提供財政援助,協助他們跟外國飛機生產商競爭。其中川崎重工出口的是C-2軍用運輸機,新明和工業則推出了US-2水陸兩用飛機。
此外,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本IHI公司11月5日與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簽署了共同為F-35隱形戰機生產發動機的協議。該款戰斗機主要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開發,IHI公司將負責制造日本購買的38架飛機的發動機零部件,并交付美方。在F-35的相關零部件領域,日本企業參與制造尚屬首次,在日本國內國防產業中,三菱電機正力爭承擔雷達零部件的生產,而三菱重工則爭取承擔機身的一部分生產任務。目前日本已經將F-35確定為航空自衛隊的下一代主力戰機,并決定最少采購42架。在日本采購的戰斗機中,2016年度交付的四架將在美國組裝,而剩余38架將由三菱重工新建生產線,并負責最終組裝。期間,設備投資由日本防衛省負擔。
事實上日本的武器出口三原則,禁止武器和相關設備出口,但作為例外,日本政府今年3月批準了F-35零部件的出口,而今年的日本防衛白皮書中也提到了日本軍品出口。白皮書第三部分明確指出,日本企業將同外國公司一道組裝F-35A戰機,同時要將C-2運輸機和US-2上飛機以軍轉民的方式向外國出口。如果順利,C-2和US-2兩種飛機將率先成為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向海外出口的日本軍用飛機。
談到為什么日本頻頻想要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目的何在,軍事專家宋曉軍表示,主要有兩方面意圖:第一,日本如果一旦變成正常國家,它認為美國有可能要撤出西太平洋,必然要自己完成一個完整的軍工工業體系,而且這個工業體系不能按現在這么貴的價格去賣給自衛隊武器。第二,中國國防工業進步非常快,比如這次向土耳其出售紅旗-9導彈的先例。現在中國和日本之間主要是基礎產業差距,有些基礎工業和基礎工藝水平跟日本確實相差很大。但是現在我們正在往前趕,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一旦我們趕超上去,有124個國家有望把中國作為最大貿易伙伴,將來很可能就買中國的東西,那時,日本就沒有機會了。所以日本這么做有兩個方面意圖,一個是想成為正常國家,再者是想搶在中國之前占領一些軍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