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體制改革直接關系政府部門權力格局的調整,某種程度上也是部門利益的調整,各種利益矛盾和復雜問題交織,許多時候繞不開、躲不過。全會提出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和黨的建設等諸多領域的重大改革舉措和要求,都直接間接地涉及政府的管理體制、管理職能、管理方式,甚至包括一些機構和人員編制的調整,這些都屬于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圍繞《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行政體制改革的相關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
“行政體制改革直接關系政府部門權力格局的調整,某種程度上也是部門利益的調整,各種利益矛盾和復雜問題交織,許多時候繞不開、躲不過。”王峰說,全會提出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和黨的建設等諸多領域的重大改革舉措和要求,都直接間接地涉及政府的管理體制、管理職能、管理方式,甚至包括一些機構和人員編制的調整,這些都屬于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要按照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的要求,突出經濟領域的行政體制改革,通過經濟領域的行政體制改革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的相關改革。
機構編制
嚴禁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混用
王峰指出,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是當前相關方面正在努力抓的一件大事。
當前編制管理面臨的狀況是機構偏多,人員總量偏多,結構不太合理,有的部門和地方人員比較寬裕,甚至一些部門人浮于事,有些地方和部門卻人手偏緊。改變這種狀況,一要強化機構編制剛性約束。各地各部門應嚴格按規定設置機構、配備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在核定的行政編制和領導職數內配備人員。嚴格控制和減少機構編制增量,最大限度提高機構編制資源效用。
二要創新機構編制管理。妥善處理嚴格控制與滿足需求的矛盾,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有效形式和辦法,把有限的財力更多地用于辦事上,改變以往一增加某一方面的職能或工作就要機構、要編制的做法。
三要嚴肅機構編制紀律。嚴格遵守機構編制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嚴禁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混用,嚴禁上級部門干預下級的機構編制事項。健全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和協調機制,加大違法違紀行為查處力度,維護機構編制管理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事業單位
部委所屬事業單位已完成分類
王峰表示,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目的在于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這項改革目前正在按計劃有序展開,其中國務院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的分類工作大體完成,地方也在抓緊進行。
王峰指出,政府需要加大對公共服務的購買力度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說白了,就是政府不花錢或少花錢養人,要花錢或多花錢辦事。為此,改革要求理順政府和事業單位關系,推進事業單位去行政化,逐步取消行政級別,加快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還要逐步推進一些有條件的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或者社會組織,建立各類事業單位統一登記管理制度。
組織結構
要防止地方相互攀比“縣改市”
《決定》提出了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統籌黨政群機構改革、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
王峰表示,實踐證明有時候如果不下決心動機構,職能轉變必然受阻。這就需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大部制改革,進一步明確部門之間的職責分工,解決職能關系不順、機構設置不科學不合理、運行不順暢、效率不夠高等問題。還要理順中央與地方的事權關系,明確中央事權、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權以及地方事權的范圍,完善政府職能體系。
同時,要按照新型城鎮化的要求,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推進省直管縣改革等。當然,改革要堅持積極穩妥的方針,嚴格按規定程序審批,特別是在行政區劃調整、縣改市等方面,防止發生相互攀比和失序行為。
文/新華社記者 黃小希、華春雨
(原標題:中編辦:嚴禁上級部門干預下級機構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