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近日宣布,該國石油公司通過新勘測和開發技術,在北達科他州、科羅拉多州、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境內許多地區發現了蘊藏量豐富的“特大油田”。如果上述消息屬實,將扭轉過去20多年來,美國本土的原油產量一直處于下滑狀態的局面。
美石油公司稱,到2015年,上述新油田的日產原油量將突破200萬桶,超過現在墨西哥灣沿岸油田的總產量。這樣,在未來10年中,美國的原油進口量可能會因此減少一半以上。此舉對美國確保自身的能源供應安全極為有利。不過,這種新技術可能會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知情人士透露,為了將蘊藏在底下巖層中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挖掘出來。鉆探隊首先要垂直打井,然后再橫向掘進,最后利用向巖層中灌水的特殊手段將天然氣“逼”出來。為了將密度更大的原油提取出來,工人們要將巖石鑿出更多縫隙,并會采取化學方法進行原油的“提純”工作。
環保人士擔心,這些在開才過程中注入地下的水可能會最終污染人類寶貴的水源。不過,美國環保局認為,上述技術在開發淺層石油資源時是安全的。此外,由于新技術開采出來的原油數量巨大,現有的輸油管道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美國石油公司只好用大量火車罐車和汽車將原油送到煉油廠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