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生活網訊,國際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及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不約而同指出,加拿大房市正處于泡沬。
高盛在上月一份最新報告說,加拿大某些城市過度興建房屋,已出現供過于求現象,房價會有大幅下挫之虞。而金融時報更是在 11 日的報導中以大字標題說,“加拿大房地產正處于高峰危機”。
一直以來對于加國樓市,特別溫哥華及多倫多兩大城市的房市前景都有不同的看法,專家就列舉九個訊號分析加國房市的確是處于泡沬。
1.房價不合理飆升。 自2008年9月經濟衰退以來,加國房價經通脹調整后上升 20%,同期美國反而凈下跌 10%,而經濟情況與加國接近的澳洲,升幅只是加拿大的一半。
2.家庭負債高。目前加國家庭的負債達空前紀錄,是收入的163%,即是說收入1元就負債1.63 元,這個情況與美英房市泡沬前的情況相同。
3.房價與租金差距大。加拿大房價與租金差距之大是全世界第二位,數字顯示,房價率較租金率溢價達73%。
4.房價與收入差距大。加國房價與家庭平均收入的差距,是已發展中國家的第三大。經合組織(OECD)認為加國房價超出正常差距 30%。
5.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這是前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1996 年 12 月一次演說中所用的詞匯,他提出四年后,科技股泡沬告爆破,而加國房市目前正呈現非理性繁榮跡象。
6.低房貸利率支撐整個房市。目前加拿大持續維持低息政策,然而一旦息口重上升軌,相信不少已貸款者難以承受。加拿大專業按揭協會估計息率每上升 1 厘(1%),房價會下跌 6%。
7.職位創造過于依賴建造業。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自 2008/09年經濟衰退以來,職位增長全賴建造業(另一是護理業),隱然出現經濟發展不平衡。
8.房價高處未算高。不少人以為房價是永遠向上,即使下跌后仍會上升。但從北美百多年來的平均數據顯示,房價應該是年收入中位數的3.5倍。以多倫多為例,收入中位數是7萬元,因此房價平均應為24萬5000 元左右,但目前多市房價平均53萬9035元,若以溫哥華來說,更不止這個比率,肯定會回落,所以說房價永遠上升是不可能的。
9.權威經濟學家的言論。目前已有不少著名學者,組織等對加國房價表示憂慮,除高盛,經合組織外,還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Krugman等。他們的評論未嘗不是一個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