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政府對香港實現普選的立場和誠意早已一次次清楚表達。然而,就在全港上下正為設計一套符合香港實際情況、具有香港特色的普選制度而理性溝通、良性互動的時候,末代港督彭定康卻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香港唯一缺乏的,就是選舉自己政府的權力,而香港遲早都會擁有這個權力。”“任何人試圖阻擋,只會是白費力氣。”據香港媒體報道,《華爾街日報》11日刊登了對彭定康的專訪,彭的言論被認為是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引發香港輿論的反感和炮轟。
干擾香港內部事務
彭定康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多年的港督生涯,最后悔的事,就是當年花費了太多時間談判,“而不是直接采取行動。”他還提到,香港社會有人擔心中央駐港機構及組織會侵蝕本港的自主性,“如果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肯定受到關注。”他又強調,英國和香港應在經濟和文化保持緊密聯系,英國對香港仍有著責任,“我們不應該忘記”。
彭定康1992年獲委任為末代香港總督。返英后,彭定康仍不時對香港事務發表看法。去年香港回歸15周年前夕,彭定康宣稱,港人要警惕,確保自由不會被慢慢侵蝕。日前,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也就香港普選發表意見,甚至明確稱“英國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持”。系列言論都被香港輿論炮轟,認為是干擾香港內部事務。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鑒林表示,彭定康的言論絕對是錯誤,香港政權移交中國,英國“不應該對香港政改發展作出任何干預”。他認為,“中央在政治制度發展上擔當一定的角色,與干預根本是兩碼子的事。”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批評彭定康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不適合。他說,現在香港根據《基本法》,按照循序漸進、均衡參與的原則,不應將所謂的“國際標準”強加在香港身上,“應根據具體情況,實事求是”。
2
英治時代不提民主
民建聯議員葉國謙狠批彭定康的言論“不負責任、不知丑”,他指英國管治香港時并無在港推動民主,“臨走時才來假惺惺……香港的民主從來不是靠英國人給,而是中央政府給予的”。他又指,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央駐港機構關注香港事務是理所當然的,不能視為干預,反而彭定康這個末代港督才不應“指手畫腳”。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鐘樹根批評道,英國在香港近150年來的殖民統治,從來沒給過港人真正的民主,只是在回歸前夕策略性地做一些所謂民主的進展,干預“直通車”的和平過渡。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指出,彭定康于港督任內在政制問題上“另搞一套”,令香港政制不能在回歸前后銜接,阻礙香港順利過渡。他指出,香港回歸后的民主發展,較中英聯合聲明的內容“步伐更加快,發展更加大”,彭定康不應該再對香港的政制發展“講三講四”,這只會顯示出英方想繼續影響香港的企圖。他又表示,英國首相卡梅倫即將訪華修補中英關系,彭定康的言論對中英兩國的關系沒有好處,希望英方不要再搞這些小動作。
3
不容外部勢力插手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豪輝認為,彭定康身為前港督,應該慎言謹行,尊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不應再對香港的政改“指指點點”。馬豪輝強調,普選是中國的內政、是香港內部事務,但過去數月,接連有外國政界人士就香港政改發表言論,難免令人產生外部勢力將會干預和介入香港普選的憂慮。
彭定康的言論甚至沒能得到香港反對派的掌聲。泛民陣營的公民黨議員湯家驊認為,外國人以任何形式參與香港事務,會讓中央與港人的信任難以建立,普選之路會更難行。
13日,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透過公署網站回應稱,香港回歸16年以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在港成功實施,廣大香港市民依法享有前所未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國際社會對此有目共睹。發言人重申,政制發展問題是香港內部事務,是中國內政,堅決反對外國人士就此說三道四、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