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澳門社會關注的澳門特區政府2014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昨天下午由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澳門立法會上正式發布。
將這份施政報告與去年的施政報告作一對比,我們首先會發現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在新的一年里關注重點已經悄然發生改變:去年施政報告顯然更關注民生議題,第一部分講的是“構建施政長效機制,共建共享發展成果”,具體講到加大資源投入,優先民生工程,以及采取適切措施,全面關顧民生。而今年施政報告雖然第一部分講的仍然是“加快建設長效機制,大力推進民生工程”,但首次將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單獨列出,提出以“人才建澳”為基本理念,具體措施包括:準備成立行政長官直接領導的人才發展委員會,科學規劃人才培養的長遠發展;完善人才資料庫,建立人才評價制度,加快落實專業認證、職業技能測試的制度建設,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選拔制度,進一步優化激勵和獎勵制度。未來將增加資源投放,提高人才培養的公共開支在本地GDP的比例,研究啟動精英培養計劃、、專業激勵計劃和應用人才促進計劃。提高大型企業中管理人員的本地雇員比例,提供特殊待遇吸引人才回流,培養社會和公共服務人才等。由此不難看出,特區政府未來將培養人才尤其是本地人才視為施政的“重中之重”。以確保澳門居民素質的全面提升,滿足建設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建設對人才的需求,確保“一國兩制”薪火相傳。
在特首4000余字的施政報告中,出現的數字不勝枚舉,但民眾最關心的,無疑是其中的“現金分享計劃”也就是港澳民間通法說法“派糖”的數字。結果當然不負眾望,由去年的8000元(澳門幣,下同)再漲千元。同樣增加千元的還有個人公積金賬戶額外注入金額由6000元增至7000元,年滿15歲澳門居民持續進修計劃也由5000增加到6000元。其他獲得上調金額的還有,長者敬老金、中學生的書簿津貼、弱勢家庭的最低維生指數、殘疾津貼以及全職低收入人士補貼等。同時,在新的一年,政府將繼續實施過去已經實行的稅費減免措施,還進一步提高了所得補充稅可課稅的年收益豁免額度由20萬元至20萬元。
崔世安在報告中說,上述經濟補貼和成果分享,政府將支出約113.13億元;稅費減免和退稅措施,將使政府少收稅費19.8億元。盡管如此,澳門特區政府可謂真的是“不差錢”,截至今年9月,特區財政儲備中的基本儲備為1119.21億元,外匯儲備總值為1300.81億元。 政府明年財政預算草案預計總收入逾1536億元,較今年增長14%,而預算支出總額776億元,較今年減少6%,中央預算結余將為641億元。
經濟、社會、民生持續穩步發展,這既是澳門民眾之福,也是“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成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