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名土著被強迫參加射箭比賽

一名土著投標槍惹來一群美國人圍觀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0日的報道,第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于1904年7月1日至11月23日在美國圣路易斯舉行,持續近5個月,是一次曠日持久的“馬拉松”式運動會。這屆運動會除了參賽國最少、主辦國首腦與奧委會主席雙雙缺席開幕式等尷尬記錄外,還別出心裁地舉行了“人類學日”活動,成為奧運史上難以抹去的污點。
創造多項“奧運之最”
因為遠隔重洋、旅費昂貴,加上擔心遠東日俄戰事惡化,歐洲絕大部分國家沒有派出代表團。其它大洲的國家也因為各種原因興趣寥寥。圣路易斯奧運會最后的參賽國僅12個,是奧運史上最少的一次。
開幕式于7月1日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體育場舉行。美國總統羅斯福因忙于在華盛頓選舉并未出席開幕式,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也因故未來美國。按照慣例,主辦國首腦和國際奧委會主席都應參加運動會的開閉幕式,二者同時缺席是奧運史上僅有的一次。
現代奧運會為冠軍頒發獎牌也是從第三屆圣路易斯奧運會開始的,會上首次為前三名的選手頒發了金、銀、銅牌。
“野蠻人的奧運會”
1904年的奧運會與萬國博覽會同時舉辦,圣路易斯當局把主要精力花在了博覽會上,并沒有對奧運會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這屆奧運會沒有修建專門的體育場,比賽設施還異常簡陋。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圣路易斯當局絞盡腦汁,想讓奧運會變得滑稽可笑,以便于博覽會推銷商品。
8月12日和13日,奧運賽場上舉行了實質為人種展覽的“人類學日”活動,美國媒體稱其為“野蠻人的運動會”。組織者找來非洲俾格米人、日本蝦夷人、菲律賓莫格人和美國印第安人等各色原住民,充當運動員進行爬桿、打泥巴仗等比賽。一些從未涉足體育的殘障人士也被強行拉來出洋相。
比賽時,有一個侏儒使盡氣力,才把足球扔出3米遠,引起一陣哄笑。另一名非洲俾格米人因為長著一口尖牙,出場時播報員直接將其稱之為“食人族”。這些“運動員”參賽時狼狽不堪的照片還被《洛杉磯時報》擺上了頭版,并配以“野蠻人玩得很開心”的圖片說明。
運動會上種種歧視與侮辱人格的作法,引起外界不滿。顧拜旦得知這一情況之后異常憤怒,嚴厲譴責所謂的“人類學日”,并聲明在今后的奧運會中決不允許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除了美國以外,沒有人敢做出這些事來,”顧拜旦說,“這是奧運史上難以抹去的恥辱,令奧運精神蒙羞。”(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