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奧運冠軍 丟了哈佛學籍(第1屆奧運會 時間:1896年 舉辦地:雅典)
記者 張曉娟
首屆現代奧運會曾向當時還是大清王朝的中國發出參賽邀請,因為不知奧運會為何物,老佛爺未予理睬。這段故事常被國人引用,以旁證當時的統治者對外部世界的隔膜與自大。其實,顧拜旦博士奔走努力得以復興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其舉辦之初,并沒有今日的影響力,許多人對奧運會,既不了解,更不理解,就連哈佛大學也不例外。奧運會歷史上的第一位冠軍,美國人詹姆斯·康諾利,就因為參加奧運會丟掉了自己的哈佛學籍。
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美國哈佛大學古代語言專業學生康諾利聽到消息后躍躍欲試。但校方認為他去參加比賽違反哈佛的學籍管理制度,堅決不同意他去參賽。康諾利沒有聽從學校的勸告,毅然決定前往雅典,并且靠兼職賣蛋糕籌齊了路費。當年的奧運會三級跳遠比賽,共有5個國家7名運動員參加角逐,康諾利以13.71米的成績位列第一。比賽過程中,康諾利曾脫下身上的紅色毛衣和連續做擺腿動作兩次,這些做法一度引起爭議。人們在重新研究規則后,認定其并未違規,至此這枚珍貴的金牌才花落美國。
康諾利載譽而歸后,哈佛大學以“破壞校規”為名,開除了他的學籍。堅強的康諾利并未因此放棄從事體育訓練,四年后他再次遠渡重洋來到法國巴黎,參加了曠日持久、堪稱“馬拉松式”的第2屆奧運會,并以13.97米的成績,獲得了三級跳遠的銀牌。后來康諾利通過努力成為一個頗有名氣的記者和作家,并與他的校友、美國第32屆總統羅斯福結為摯友。
半個世紀之后,奧運會影響日隆,奧運冠軍常常得到英雄般的膜拜,哈佛大學終于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1949年,哈佛大學找到康諾利,授予這位因被除名而沒有從哈佛畢業的校友以名譽博士學位,表彰他對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這一年,康諾利已經是80歲的老者了。
(責任編輯:陳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