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5月6日,德國“興登堡”號飛艇在新澤西州萊克赫斯特海軍航空總站上空準備著陸時瞬間被燒毀。
美華網歷史頻道實習編譯王利君報道,據歷史網消息:1937年5月6日,曾在天空飛翔的德國巨型飛艇“興登堡”號在僅僅34秒內被燒為灰燼,自此載客飛艇退出歷史舞臺。在“興登堡號”飛艇失事75周年之際,關于此齊柏林飛艇(一系列硬式飛艇的總稱)及其被烈焰焚毀的九大驚人真相被揭開。
1.在“興登堡”號空難事件中幸存者遠多于遇難者。
飛艇乘客及全體船員共97人,其中62人幸免于難。任何人在看了“興登堡”號飛艇突然失火墜毀的新聞短片后對此消息都會倍感震驚。該空難中的36名遇難者包括13位乘客,22名飛艇工作人員和一名在地面上工作的人員。很多幸存者當時及時跳出了飛艇窗戶并竭盡全力跑開。
2.“興登堡”號飛艇空難不是歷史上遇難者最多的飛艇事故。
此次空難有形象的電影片段記錄,還有到場的電臺記者赫伯特莫里森(他發(fā)表了著名評論:“噢!對全人類及所有乘客而言,這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災難之一。”)情緒激動地通過電臺做報道。“興登堡”空難成了歷史上最出名的飛艇事故。然而最致命的災難是美國海軍的“阿克倫”號飛艇墜毀事故。1933年4月4日,充滿氦氣的“阿克倫”號飛艇在新澤西海岸飛行時遭遇暴風而墜毀。致使73人身亡,只有3人幸免于難。還有1930年英國的軍用飛艇R101號墜毀,同樣傷亡慘重,報道稱48人遇難身亡。
3.“興登堡”空難并不是無線電現(xiàn)場直播的。
莫里森當時去現(xiàn)場是為芝加哥的WLS電臺記錄“興登堡”號抵達的情況,節(jié)目并不是現(xiàn)場直播的。他情緒激動的解說本來將會稍后在當晚的芝加哥電臺播出,后來事故發(fā)生后次日在全國范圍內播放。他的廣播報道與隨后斷斷續(xù)續(xù)的“興登堡”空難新聞視頻報道是同步播送的。
4.美國法律使得“興登堡”號以氦氣代替可燃性較低的氫氣的原計劃未遂。
充滿氫氣的R101號飛艇墜落后,大多數(shù)船員不是因飛艇撞擊而是因其失火身亡。然而“興登堡”號飛艇的設計師雨果•埃克納一度曾試圖把氣囊設計成較安全的外氦內氫結構——氦氣較氫氣可燃性低。但因全世界氦氣僅有美國生產,而美國又怕其他國家用氦氣制造武器而禁止氦氣出口。因此“興登堡”號被重新設計建造。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