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帥印者決不可粗暴心燥。此弱點,常人可,為帥則為大忌。
斯大林,偉人也。然有嚴重缺點,粗暴乃其一。因有此缺點,列寧認為他不適宜擔任總書記一職。列寧原話是:“斯大林同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我們中間,在我們共產黨人相互交往中完全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總書記的職位上就成為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議同志們仔細想個辦法把斯大林從這個職位上調開,任命另一個人擔任這個職位。這個人在其他方面同斯大林一樣,只要有一點強過于他,就是較為耐心,較為謙恭,較有禮貌,較能關心同志,較少任性等等。這一點看來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想,從防止分裂來看,從我前面所說的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相互關系來看,這不是小事,或者說,這是一種可能具有決定意義的小事。”這些話見于列寧病重時口述的《給代表大會的信》。這是一封具有政治遺囑性質的信。列寧還批評斯大林愛發脾氣、太急躁。
斯大林是怎樣“太粗暴”的?一事便可說明:他竟粗暴地辱罵過列寧的妻子克魯普斯卡婭,以至列寧要與他斷絕關系。斯大林曾在一本贊譽杰出統治人物的“格言詞典”上批注過一句話:“讓人畏懼比讓人愛戴好。”(曾彥修《天堂往事略》196頁)。令人心驚的話!據此可推知,斯大林不僅性格粗暴,還以粗暴為武器,為治具。列寧認為,作為領導人,必備的品質是“較為耐心,較為謙恭,較有禮貌,較能關心同志,較少任性”,而不是粗暴和急躁。
蔣介石的性格很暴躁。有評家據此斷定蔣的城府其實并不深,故不是合格的領袖。蔣本人也深知自己這個缺點,經常自我警示,如1940年12月6日日記:“心燥性急,態度傲慢,殊非領袖群倫之道,應切戒之。”可推想蔣氏平時粗暴心燥之狀。唐人《金陵春夢》寫蔣經常罵“娘希匹”。雖有人著文謂蔣罵人并不用此語,但結合蔣氏日記看,此描寫確也反映了蔣氏的粗暴性格。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大帥胸中百萬兵。為帥必須大氣沉穩,不能心燥。陳云同志有名言云:“邁方步,思考些戰略問題。”即言主帥的氣度和風貌。主帥是管戰略的,所以,絕不可心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