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文摘自《老人報》2012-06-06第A14版,作者:李光敏 鐘堅,原題:解密中南海調研政治
古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安泰俄斯力大無窮,只要保持與大地的接觸,就不可戰勝。執政63年間,中共領導人不時地走出機關的深宅大院,到群眾中去。不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每次出行去收集意見,從選點、程序、安保、接待,都需反復推敲,層層審定。
調研點的反復敲定
2004年春節,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浙江嘉興調研時,曾深有感觸地對當地官員說:“我來浙江工作1年多時間,到今天已經把全省11個市和90個縣(市、區)都跑遍了,其中有些市縣去了多次。”
習近平此前有一個觀點廣為人知:當縣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
如今,主題調研越來越成為中共高層搜集掌握下面信息的方式。這種調研主要分三個大的方面:一是針對已出臺政策的貫徹和落實;二是了解各自分管領域的情況;三是因應重大突發公共性事件和自然災害。
有接近國務院辦公廳的人士透露,領導人確定調研主題后,具體基層調研點一般由中辦或國辦聯系選定,也可以由領導人自選,如在選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聯系點時,習近平就選擇了他熟悉的浙江嘉善。
在選擇基層調研點時,典型性是其考慮的一個重點。“比如農民工問題,首先會想到農民工輸出大省江西、河南等省,然后省里再選擇一個典型的市或者縣,再往下一層層選,并結合當時的熱點話題……這樣上下不斷協調溝通,最終確定調研方案。”
如果是中共中央九常委集體調研,則需要內部協商、集體統籌。包括地理上東西南北中,全國都覆蓋;經濟發展上東中西梯次明顯。領導人所調研的基層縣市,人口規模往往在30萬~40萬之間,政情單一,相對符合“解剖麻雀”的調查原理。
安保措施重重
某省警衛部門有關人士稱,領導人出訪前,其調研接待方案層層設防,秘密等級高;而省市接待方案中預先安排的領導人訪問對象,也需要政歷清白,安全可靠,當地縣市組織、公安部門事先需慎重把關。
2006年胡錦濤到安塞過春節前,當地也做了周密部署。“踩點踩了很多家,誰知道定在哪一家?”康海發說。有村民猜測,最終定在康海發家,可能是出于安保考慮。“他們家的位置,在全村最高。”
對被調研地省市來說,中央領導在當地起息出行,是一件大事。當地安全部門旋即進入一級警備狀態。
江油市方水鄉白玉村的黨委書記鄧懷才被安排全程陪同溫家寶在白玉村調研。此前,省里、市里的領導來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縣里的一天來幾次,鄉里的就直接蹲點,一級抓一級,壓力很大,只能做好,不能做差了。”除了要帶領導去看各個安排的點,確認達到迎檢要求,鄧懷才還被要求不斷重復要給溫家寶匯報的內容,不過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沒有必要,“我見過幾次領導人,哪個聽你念稿子嘛,都是像拉家常一樣,擺談一下。就算開座談會,也不會讓你念稿子。”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