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障礙出租車年底有望增加
殘疾人路邊難打車,電話預約難約無障礙出租車。針對殘疾人打車難題,昨天,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正在研究無障礙出租車發展方案,預計年底能出臺,無障礙出租車的數量或增加。
>>現狀
殘疾人打車難日益突出
昨天上午,北京市人大代表視察本市出租車管理情況,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情況介紹。提到無障礙出租車的運營管理時,市人大代表、市殘聯副理事長呂爭鳴表示,2008年,奧運會期間本市70輛無障礙出租車上路,為殘疾人的出行帶來很大方便。但近些年,殘疾人打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平日在路上攔不到車不說,就連預約也是難上加難。
昨天,呂爭鳴帶來一封外籍華人寫給自己的信,講述近幾次自己來北京打車的經歷。由于該人士是矮小癥患者,每次打車時,等待半小時都難打到車,但在國外殘疾人打車會享受到優先服務,這種落差讓她難以接受。呂爭鳴也多次聽到殘疾人講自己在路邊打車遭歧視的經歷,他本人也遇到過,為了能打到車,他最后不得不把輪椅藏起來,待司機應下后再拿輪椅。
無障礙車成120“替補”
說到無車可打,首汽集團副總經理梁海晨講出了運營方的無奈。目前,打電話預約無障礙出租車的需求很大,大部分被行動不方便的老年病人預約走,等殘疾人使用時反而沒有車。由于無障礙出租車和普通出租車的價格相同,一些扭傷腳或者需要擔架的病人直接把無障礙出租車當作120急救車用,無障礙出租車幾乎總在拉病人。
對于無障礙出租車的運營,政府的補貼與普通車相同,每月905元,但無障礙車油耗大,而且活不好拉,所以司機收入遠遠低于普通司機,他們的流動性非常大,甚至出現“斷糧”。
>>建議
無障礙車企業獨立運營
呂爭鳴認為,首先應該增加無障礙出租車的數量,以滿足殘疾人的出行需求。2008年,北京推出70輛無障礙出租車后,再沒有增加數量,而且由于運營年限過長,出現需要維修、報廢的問題,數量的缺乏是現實。另外,改變目前的運營模式,建議將無障礙出租車指標剝離現在的出租企業。當年,70個無障礙出租車指標是出于對殘疾人的照顧才增加的,但現在遠離了初衷,應該讓70個指標重新發揮作用。他建議,將指標重新收回到政府手中,采用招投標方式,引入專注于殘疾人服務的企業,降低或者直接取消份兒錢,政府給予一定補貼,采用半公益形式運營。
殘疾人憑證打車可打折
呂爭鳴建議,殘疾人或者老年人憑證件打車時應該給予打折,減免的部分由政府埋單。梁海晨也建議,政府為老年人發放養老券也可以用在打車方面。另外,在優先保障殘疾人用車的情況下,無障礙出租車也可以接受行動不便的病人的預約,但需要支付高于普通乘客的價格。
>>措施
相關方案或年底出臺
昨天,市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交通委已經與財政、市殘聯等相關部門聯合研究無障礙出租車的發展方案。對于把無障礙出租車當“120”的問題,車輛供給不足以及司機收入低等問題進行細致研究,預計年底能出臺成形的方案,70輛無障礙出租車要進行更新,數量也有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