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了7大類在服用后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藥品后應禁止駕車。這7大類藥品包括:對神經系統有影響的催眠藥物、有惡心嘔吐反應或變態反應的藥物、止痛類藥物、興奮劑、治療癲癇的藥物,以及抗高血壓藥物和降血糖藥物等。

藥駕危險甚于酒駕 吃這7類藥千萬別開車(東方ic供圖)
感冒藥
常用感冒藥中多含有抗組胺成分,它是人體內的一種活性物質,在過敏原的刺激下,機體釋放出組(織)胺,造成種種過敏癥狀。抗組胺藥,是用來抗過敏的。
因為感冒初期的主要癥狀,就是變態反應(即過敏):感冒病毒刺激機體釋放出組(織)胺,造成流涕、咳嗽、痰多等癥狀。
1.第一代抗組胺藥能夠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在抗感冒藥物中應用最多的是起效較快的撲爾敏,就是第一代抗組胺藥,其主要不良反應有嗜睡、困倦、視力模糊、頭痛等,會影響駕駛。含抗組胺藥者,屬于中西結合類型藥物,如感冒清膠囊、感冒清片、鼻炎康片、維C銀翹片、速效感冒膠囊等。
2.第二代抗組胺藥,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較少,但起效慢,一般不用于感冒藥中,而用在其他慢性過敏性疾病中。盡管第二代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較少,但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由于患者存在個體差異,少數人仍可產生困倦,因此駕車者仍應有所警惕。
過敏藥物除撲爾敏外,還有息斯敏、苯海拉明(苯那君、可他敏)等抑制中樞神經的藥物也可引起嗜睡、上腹部不適等反應;富馬酸酮替芬的嗜睡、反應遲鈍、頭暈、頭痛、目眩、倦怠等反應明顯;賽庚啶被不少人當做“助眠藥”應用;茶苯海明(乘暈寧、暈海寧)是苯海拉明與茶堿復合物,可引起嗜睡、口干、調節紊亂、淚腺分泌減少、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
鎮咳鎮痛藥
1.可待因,是從罌粟屬植物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天然阿片類生物堿,易于通過血腦屏障,具有鎮咳、鎮痛和鎮靜作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藥會導致服用者視覺障礙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藥還會引起感覺功能紊亂。
2.其他鎮咳藥,如“咳必清”、“咳快好”等,也是中樞性鎮咳藥,有致疲勞倦睡作用,可能影響到思維與操作的敏捷性。
3.其他鎮痛藥,有鴉片,嗎啡、鹽酸古堿等,作用于中樞神經,會產生幻覺,精神松怠,平衡感喪失等。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