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年底大戲《大明劫》的主題曲選擇在啪啪獨家首發,盡管并非啪啪首次“觸電”,但卻是第一次正式地進行音樂類的獨家版權首發合作。在千萬“啪友”第一時間感受到小野麗莎慵懶的女王風范時,啪啪也同步上線3.0版本,從內容分類、專輯創建和收藏、更多PGC內容引入的背后,啪啪這個移動端APP應用,除了能聽到綜藝、脫口秀、相聲、電臺等內容之外,其對于影視、音樂、娛樂行業的潛在營銷空間引出了更多好奇和思考。
在影視類合作方向上,啪啪在今年進行了60多部電影的映前宣傳合作,繼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劉德華&鄭秀文《盲探》、柯震東《在一起》等多部電影之后,越來越多的影音娛樂行業將其營銷陣地擴展到了啪啪。而業界在持續觀望之后,驚覺啪啪優質圖片、優質音頻的載體能夠高于文字本身去傳遞更多信息,但是同樣的方式在其他類似產品上卻又無法實現,這就是啪啪在產品策略、呈現方式上與眾不同的獨特“G”點。
在音樂類合作方面,早在4月份,啪啪就已經開始與百度音樂聯手運作王菲《致青春》的音樂首發,而小野麗莎的新歌正式授權在啪啪進行獨家首發則是啪啪的“第一次”。任何人都未曾敢想象,在圖片語音類社交應用內,還可以玩這些嚴肅的版權首發。
為什么是“啪啪”?音樂版權方常選擇的合作伙伴是傳統類音樂產品,如QQ音樂。但這一次為何選擇在啪啪進行主題曲的獨家首發?舉個例子,在啪啪上線半年之際,也就是今年4月,啪啪曾聯合百度音樂聯合獨家首發王菲的《致青春》,24小時播放量破10萬、3天破40萬,而這還是在不計外部的任何傳播的操作的情況下,啪啪用戶自主貢獻的數據。在啪啪應用內部,通過話題活動策劃 “一人一首王菲 致敬青春”的活動在24小時內就有逾萬名用戶主動直接發布啪啪,參與話題互動、喜歡、評論和播放的用戶量級達到20萬人,期間包括杜海濤等重量級用戶;同時連帶同步到微博、及喜歡和分享到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臺,多平臺人群覆蓋、多用戶的社交圈覆蓋……而這僅僅是啪啪第一次摸索性的小試牛刀。這種引人入勝、不招人反感甚至還讓用戶有主動參與欲望的“啪啪式傳播活動”,讓許朝軍曾提及的“原生廣告探索”得到了一個樣板案例和雛形。
為什么是“啪啪”?一方面,啪啪在技術上離線收聽功能儲存在云端,用戶無法通過手機取出音源,這樣充分保障了“整首試聽”并規避了音源流出和盜版風險。另一方面,啪啪“UGC”(用戶產生內容)與“PGC”(專業生產內容),共融性越來越好,隨著3.0版本的推出,產品頁面更加簡潔,分類功能更加清晰,也讓更多聽眾方便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內容和用戶群都有了更精準導向。正如啪啪CEO許朝軍的那句話“啪啪是要從有趣向有趣加有用轉化。”而這種轉型正是用戶對多樣化影音娛樂內容的需求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