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不少孩子會咽干喉痛,或吐痰黃稠,或咳痰不爽。專家提醒,這可能是“肺實熱”的表現。
天氣越來越涼,為什么孩子還會出現上述癥狀呢?據專家解釋,這主要與秋燥有關。另外一些家長給孩子穿得太厚、吃得太膩,也會導致內熱。中醫認為,如果內熱不能及時消導排出,循經上竄,常會引起肺熱。
“若要寶寶安,常帶三分饑和寒。”小兒處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新陳代謝特別旺盛,加上孩子喜歡運動,穿得過多就容易出汗,出汗時毛孔大開,若遇到冷風,很容易感冒,而孩子感冒了,外邪往往首先犯肺。小兒衛外功能薄弱,外寒極易入里,如果內有里熱,則會很快轉化為肺熱,表現為咽部干痛,扁桃體紅腫,有的寶寶早晨起床時,睫毛被眼屎黏著,有些孩子出現口臭或者口唇發紅,還有的孩子大便干硬且臭,說明寶寶已有內熱,應及早調治,以防一旦感受外邪,內熱復加外邪,病情會較重難治。
寶寶肺熱,首先要調整飲食,多喝水。也可喝一點麥冬、百合之類清養肺胃之品,還可熬制蓮子粥、百合粥。如果寶寶“肺實熱”并導致感冒,可選擇具有清熱利咽、解毒止痛之功效的中藥。
此外,小兒肺熱是肺實熱還是肺虛熱可以通過寶寶痰的顏色來辨別,肺實熱患者的痰液是黃色,而肺虛熱的寶寶痰白。肺實熱的寶寶經常伴有咳嗽癥狀,有的寶寶不會咳痰,或咳痰不爽。這時也可服用秋季寶寶常用的清熱止咳的中藥。專家特別提醒,服中藥期間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嬰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