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擬推進“民轉軍”研究

日本國會11月13日正式通過法案允許船舶上的警衛配帶槍械,以應對索馬里海盜侵襲。此法案系首次日本法律允許平民持槍
日本正草擬方案,效仿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研究可能產生軍用價值的尖端民用技術。
新方案
按日本科學技術擔當大臣山本一太的說法,日方參考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但不意味著我們在創建另一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
山本一太上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日方新設項目將考慮安全事務,而不限于軍事技術研究。
日本游說集團“經濟團體聯合會”一名成員告訴路透社記者,日方出發點不是發展軍事裝備,而是研究“可能最終有軍用目的的民用項目”。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一樣,項目高風險、高回報。
半個多世紀以來,日本的武器裝備研究由隸屬防衛省的技術研究所負責,這一研究所近期項目包括隱形戰機原型設計。在2013財政年度,技術研究所預算大幅增長55%,升至1660億日元(約合16.7億美元)。
要資金
和美國高級研究項目局由國防部負責不同,日方新設項目將由內閣府監管。
熟悉籌備事宜的日本官員告訴路透社記者,內閣府正和財務省磋商,商討資金規模。這一開支可能列入明年4月開始的下一個財政年度預算草案。
路透社認為,日方這一項目的預算難以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相比。后者每年獲得28億美元資金支持,以“防范敵方戰略突襲”并給“美國對手制造戰略突襲”為宗旨,資助包括太空項目在內的多項研究。
分析師認為,日方項目可能吸引夏普這類消費電子企業。這些企業不是傳統的防衛省項目承包商,也竭力避免沾染軍事色彩。
擴野心
路透社解讀,日本“民轉軍”項目無疑是首相安倍晉三“強化軍事實力”野心的又一體現。
在安倍內閣的極力推動下,日本正加速擴充軍備,2013財年首次實現11年來的防衛預算實質增加,2014財年則預計實現23年來最大防衛預算增幅。
另外,安倍政權上月決定把“根本上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寫入將于年底交內閣會議批準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從而使自衛隊更方便獲得先進武器。
安倍推動修改憲法特別是第九條的野心也在不斷上漲,聲言“修改憲法是我的歷史使命”。(新華社今天上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