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昌4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長征”火箭用戶大會8日在中國航天首次承攬國際商業發射服務、發射首顆外國衛星的西昌開幕,眾多國際知名衛星運營商、衛星制造商、航天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公司的代表相聚一堂,紀念并慶祝中國航天開展國際商業發射20周年,共同探討與中國航天合作的未來。
來自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瑞典、盧森堡、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數十名代表,特別是國際通信衛星公司、歐洲衛星公司、歐洲通信衛星公司等世界三大衛星運營商以及歐美衛星制造商代表等,在用戶大會上高度評價中國“長征”火箭的可靠性與競爭能力,并希望“長征”火箭為國際發射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本次“長征”火箭用戶大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簡稱“長城公司”)主辦,作為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的總承包商,長城公司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衛星測控系統部一起,在會上向國際用戶介紹20年來中國“長征”火箭、發射場、發射服務能力與方式的進步,展示中國航天國際化發展前景。
據介紹,20年來,中國“長征”火箭發射數量增加、生產能力增長、可靠性名列世界前茅,已成為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世界知名品牌。“長征”火箭現已具備發射低地球軌道、太陽同步軌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各類有效載荷及深空探測器的能力。目前,“長征”火箭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達9.5噸,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5.5噸。“長征”火箭迄今實施航天飛行123次,成功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完成第一個50次發射用時28年,完成第二個50次僅用9年,最近23次發射用時不足3年。“長征”運載火箭技術成熟、成長迅速,已實現批量生產和組裝。同時,發射場技術設施改善、發射準備測試周期縮短、流程簡化,火箭發射場工作周期從50天降至25天。
與中國國際發射服務整體水準不斷提升同步,國產衛星實現整星出口為中國航天的國際宇航貿易帶來新的機遇與發展空間。此外,中國航天新一代無毒、無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運載火箭當前正在加緊研制,其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將全面提高中國運載火箭的整體水平和競爭能力。
長城公司稱,過去20年間,商業衛星發射、衛星整星出口不斷拓展中國航天國際化發展新天地,以國際商業發射服務為開端,中國航天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促進行業發展、帶動產業延伸。為滿足市場需求,中國航天研制出“長征二號”捆綁式、“長征二號丙”改進型、“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乙”增強型以及“長征三號丙”等新型火箭,提升了運載能力,促進了火箭的成熟與發展。伴隨著整星出口,中國航天的國際化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長城公司已由單一火箭供應商,發展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提供完整配套的發射服務、衛星、地面設備、項目融資、項目保險、項目培訓等航天產品與服務的系統集成供應商,向用戶提供天地一體化解決方案。
1990年4月7日21時30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將美國休斯公司制造的“亞洲一號”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中國國際商業發射拉開序幕,中國航天由此邁出國門、走向世界。迄今,中國已進行30次國際商業衛星發射,發射商業衛星36顆并提供6次搭載服務,自2007年中國實現國產衛星首次整星出口以來,已向國際用戶完成2次衛星在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