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印度海軍寄望俄改裝航母“超日王”扭轉乾坤

印度海軍即將迎來“超日王”航母(資料圖片)
印度媒體稱,作為購自英國的二手軍艦,“維拉特”號航空母艦自從1987年入役印度海軍以來,一直享有“母親”稱號。如今,形單影只的她已經55歲高齡了。雖然它仍然構成印度兩英畝(約合8094平方米)的主權領土,游弋在公海上,但這匹排水量2.8萬噸的“老戰馬”現在只剩下11架“海鷂”垂直起降飛機從甲板上起降了。
《印度時報》網站11月14日報道稱,“維拉特”16日將迎來一位尺寸幾乎是它兩倍的“祖母”。“超日王”——修葺一新、裝滿傳感器和武器的蘇制航母“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在俄羅斯北德文斯克將于16日把其編入現役,加入印度作戰艦隊。
一位高級軍官說:“‘超日王’將成為扭轉乾坤的角色,這是一座強大的浮動飛機場,其上的超音速戰斗機隨時準備實現印度遠洋海軍在海洋上的抱負。經過翻修后,這實際上是一艘嶄新的軍艦。它將證明為此投入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
這位高級軍官還說:“待明年初這艘航母駛抵印度并全面投入使用后,印度飛行員將駕駛米格-29K戰機在甲板上起降。它將成為排水量4.457萬噸的軍事外交平臺,巡游在海洋上,保衛國家戰略利益。”
報道稱,地緣戰略中最要緊的是力量投放。而最好的力量投放方式莫過于一艘能夠日行600海里、隨時可以派出戰斗機和直升機并發射導彈,把戰火燃燒到敵方海岸的航母,如果事情到了那種地步的話。
報道指出,美國在全球部署了多達11艘“尼米茲”級“超級航母”。每艘都是超過9.4萬噸的龐然大物,由兩個核反應堆提供動力,能夠搭載80至90架戰斗機。中國一年前擁有了首艘常規動力航母——6.5萬噸的“遼寧艦”,現在又在積極建造新的航母。中國稱其航母為“大國的象征”。
報道稱,隨著“超日王”號航母作為印度迄今為止最大的航母開始服役,印度海軍就要實現自己的夙愿了,即擁有兩個羽翼豐滿的“航母戰斗群”——一個在東海岸游弋,一個在西海岸游弋。不過,還要等正在科欽造船廠建造、一再延期的4萬噸的“維克蘭特”號航母2018年年底作好服役準備后,這個夙愿才能變成真正的現實。
“超日王”號航母本身命運曲折。1987年,前蘇聯艦隊接收“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但由于維護成本過高,于1996年令其退役。1994年,經費短缺的俄羅斯首次提出把部分受過火災的“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作為免費“禮物”送給印度,只要印度支付翻修費用和戰斗機費用。
之后的磋商一拖再拖,翻修費用從4億美元躍升至7億美元。2004年1月,雙方最終簽署了一份15億美元的一攬子協議,其中,9.74億美元專門用于翻修,其余用于采購16架米格-29K戰機。“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航母計劃到2008年8月交付。
但事情遠遠沒有到此為止,報道稱,俄羅斯借口翻修的難度被明顯低估,進一步“勒索”印度。雙方一度發生激烈爭吵,這給雙邊關系注入明顯的寒意,當時的海軍負責人蘇里什·梅赫塔甚至譴責俄羅斯對一份“固定價格合同”違約。
最終,2010年,雙方簽署了一份新協議,翻修費用定為23.3億美元,另外印度再支付20億美元購買45架米格-29K戰機。但之后波瀾又生,“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原定2012年12月交付,但是海試期間發生嚴重的動力裝置/鍋爐故障,令交付計劃再次落空。這場曠日持久的航母采購故事終將在16日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