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評論:中美兩軍仍缺乏戰略信任 較量繼續進行
中美兩軍舉行聯合演練 釋放建新型軍事關系信號
11月12日至14日,中美兩軍在夏威夷舉行人道主義救援減災演練。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派軍事作戰人員并且動用先進裝備到美國本土參加演習,也是迄今為止中美兩軍規模最大的聯合演練。此前,中美兩軍已在亞丁灣舉行聯合反海盜演習。明年,中國軍隊將首次應邀參加美國主導的2014環太平洋多國軍演。
中美兩軍關系從奧巴馬首任因美國對臺軍售發生的凍結中復蘇,大背景是習近平主席與奧巴馬總統6月“莊園會晤”達成共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共識。今年8月,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訪美期間,動議兩軍構筑與新型大國關系相匹配的新型軍事關系。目前,雙方正在協商落實中國海軍副司令員訪美、美國空軍參謀長和陸軍參謀長訪華等計劃,兩軍院校、士官、軍醫交流和軍艦互訪等活動也已恢復。
中國軍隊首次進入美國本土參加以人道救援為主題的聯合軍演,找到了兩軍在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利益匯合點,凸顯了構建新型軍事關系從最符合亞太各國共同利益的低敏感領域入手的由易到難原則,具有軍事外交的實質性意義。也體現了中國軍隊開展對外、特別是對美交流的自信增長,這一增長緊隨中國國防現代化和新軍事變革步伐發生,必將變得更加顯著。
但夏威夷聯合軍演總體上仍只是中美兩軍關系發展的一小步。中美兩軍關系高度敏感,新型軍事關系遠非現實。這種關系的高級階段是確立戰略互信,開展有利兩國共同利益的廣泛軍事安全合作;底線是避免兩軍發生戰略誤判和正面沖突,以及在緊急狀況下雙方能及時取得聯系、進行溝通,F階段,防止最壞情況發生的共同意志正在確立,但仍未獲得足夠的戰略保證,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雙方對對方戰略意圖的信任缺失。
美國堅持推進亞太軍事安全戰略調整,雖口口聲聲不針對中國,仍難掩蓋把中國作為頭號現實競爭對手、主要作戰假想敵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舉止。
在美國軍方針對亞太地區軍事安全風險周密設計和準備的各種預案中,優先考慮的顯然是朝鮮半島爆發戰事、中日因釣魚島問題發生軍事沖突、臺灣海峽因中國強行追求統一引燃戰火等情境,美國在任何一點上難以避免的介入都可能導致中美正面沖突。
在加強兩軍交流的旗號下,美國軍方窺探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進展情況的意圖也很明顯,關切重點在于遠程核打擊以及海上、外空作戰和網絡攻擊能力建設。
幾乎與中美夏威夷聯合軍演同時,美國國會下屬“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就中國海軍軍力發表報告指出,中國的海基戰略核武器“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首次具備了初始作戰能力,可以打到美國本土。報告稱,中國快速強化進攻能力,志在改變亞洲軍力平衡、挑戰美國軍事力量。
另兩家權威智庫“蘭德公司”、“新美國安全中心”則向美國軍方提議,通過與地區盟友建立“反介入聯盟”在南中國海維持低成本軍力存在,聯手盟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咽喉地帶部署陸基反艦巡航導彈鎖住“第一島鏈”,以應對中國軍方的“強硬姿態”和“反介入戰略”。
在中美兩軍交流向前推進的同時,兩軍意念乃至行動的較量繼續進行,這種“兩張皮”的態勢也許就應是上升大國與守成大國軍事關系的特質,但無論如何把沖突假想演化成現實都將導致雙輸,也是對兩國元首新型大國關系共識的毀棄。好在,兩軍正相向而行做出建設性努力,彼此關系取得積極進展,最壞的情況不一定發生,最好的情況能夠爭取,適度的樂觀還是可以有的。(曉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