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國際關系曾因核而變,21世紀也注定如此。世界正迎來核安全“巔峰時刻”
文/陳須隆
2010年堪稱世界核大年。
2月初,200位來自世界各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團體領導人齊聚法國巴黎參加“全球零核”峰會,共同商討如何分階段根除所有核武器,同時,開啟“根除核武器”的下一階段全球性運動,并為此贏取公眾和政府的支持。
3月下旬,俄美就簽署新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完成了主要談判工作。據悉,兩國總統將在4月簽署新約,從而消融兩國在該領域的“冷戰”殘冰。
4月中旬,全球核安全峰會將在華盛頓舉行。
5月,2010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查會議將在紐約召開。
毋庸置疑,世界正迎來關于核安全的“巔峰時刻”。這一“時刻”對未來國際關系格局的演變將是意味深長的。
前瞻核安全峰會看點
定于4月12日至13日舉行的華盛頓核安全峰會,預計有約40個國家參加。會議將尋求“就核防護體制達成協議”。美國國家安全副顧問馬克·利珀特表示,奧巴馬相信核恐怖主義是“對全球安全局勢最急迫和最嚴峻的威脅”,召開峰會的目的是加強各國對核原料與核武器的保護力度,共同打擊核走私與地下核市場。這是奧巴馬控核政策的一個重要舉措,美方將就核安全問題尋求多邊主義的解決方案。
此次核安全峰會看點頗多,值得關注:
一是看哪些國家的領導人將以何種姿態現身,他(她)們將代表本國提出怎樣的核安全主張;
二是看美國總統奧巴馬何以繼續做“無核武世界”的“美夢”,何以實現其在布拉格承諾的終結“冷戰思維”,美國能否作出令人信服的表率,將如何進一步奠定其在塑造“零核世界”的新霸主地位;
三是看峰會究竟會達成怎樣的國際共識,能取得什么樣的實質性成果,并將對隨后舉行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查會議產生哪些重要影響;
四是看核安全問題怎樣影響了大國關系,它能否成為新世紀大國合作的可靠而穩定的平臺;
五是看雙邊峰會外交如何借機上演,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美雙邊峰會外交是否如期而至,峰會將對中美關系帶來怎樣的積極影響;
六是深度觀察此次核安全峰會將奏響怎樣的國際安全與戰略格局變奏曲,與核安全有關的新的國際安全與戰略格局是否會初露端倪。
可以預料,峰會的成果將是虛大于實。虛的方面,主要看與會國在核安全問題上的合作意愿,在核安全與戰略上匯聚的多邊共識,“零核”理念的深入和拓展,將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查會議注入怎樣的政治動力。實的方面,主要看達成什么實質性的協議,在加強各國對核原料與核武器的保護方面有何新舉措,對共同打擊核走私和地下核市場有何具體規定,等等。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