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佩里級巡防艦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地區海軍司令部參謀長高天忠21日證實,美方同意向臺灣方面出售4艘“佩里級”巡防艦(臺譯“派里級”巡防艦)。
高天忠透露,第一階段美方將交付2艘“佩里艦”,2艘售價約新臺幣52億元,臺軍方已編列預算,預計2015年接回,2艘佩里級艦接回后,將接替2艘狀況最差的諾克斯級艦。
此外,臺灣地區防務部門負責人嚴明表示,所有軍購都以臺灣自制為優先,但在自制出來前,過渡期也要增加防衛力量,購買佩里級巡防艦原本就有規劃。
此前臺媒報道,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20日表決通過法案,授權美國政府出售4艘 “佩里級”巡防艦給臺灣地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9月26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時曾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向臺灣出售武器,這一立場是明確、一貫的。中方已就美向臺出售并交付反潛機事 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停止任何形式的對臺軍售,不做損害中美關系和破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事。
■ 事實+
美對臺軍售到目前為止,基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79-1990年
美國懾于中國在美中蘇三角戰略中的作用,對臺軍售規模較小、性能較低。這一時期,美售臺武器雖然數量較大,但是主要是一些陳舊落后、退役淘汰的“滯銷品”。
第二階段 1991-1995年
冷戰剛剛結束,美國軍事戰略面臨新的調整。美國強化對華遏制政策,將臺灣作為牽制中國的一個重要籌碼,對臺軍售規模較大、性能較好。這一時期,美國一改以往多供老舊和過時裝備的做法,向臺灣提供大批高新武器。
第三階段 2000-2008年
美國全球戰略重心向亞太傾斜,美臺軍售與美國利益、東亞戰略及對華政策相結合的趨勢日漸明顯,軍售重點從助臺防御和維持臺海平衡轉移到美推行對華積極防御部署”上來。
第四階段 2009年至今
國民黨馬英九上臺后積極推行兩岸和解,緊張形勢迅速得以緩解,但由于大陸軍力持續快速發展打破原有兩岸軍事平衡。臺灣急購美式新裝備提升自身實力。
相關資料
佩里級反潛護衛艦
佩里級護衛艦是美國在冷戰時期70年代發展的一款反潛護衛艦,排水量約4000噸,裝備有較完善的反潛作戰系統和中程艦空導彈。其任務主要是為輔助艦隊提供反潛和防空護衛,及航母戰斗群的外圍巡邏任務。
在高峰時期,美軍曾有60艘左右佩里級護衛艦在役,進入21世紀后,佩里級陸續退役,目前僅剩下10多艘。
佩里級護衛艦的綜合技術水準已不及解放軍海軍目前批量建造的054A反潛護衛艦。臺灣海軍此次求購二手佩里,目的在于填補陽字號驅逐艦退役后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