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面試服裝的小店門前豎立著招牌。
這家小店名叫“小熊服飾”,開在河北工運學院對面綜合市場的一個角落里。記者剛來到“小熊服飾”店時,“大股東”曹樹雄沒在店里,而是去忙他的第一單生意——為他的同班同學定做西裝。
記者看到,這家小店不過二三十平方米,簡單的桌子沙發,滿墻掛著近百件西裝。
做生意歸來的曹樹雄說,西裝都是他從廠家直接定做的,男女款都有,尺碼齊全,有特殊尺碼還可以定做。這些服裝是準備出租給準備面試的求職者的。
倆大學生合伙做老板
曹樹雄是石家莊法商學院計算機專業的大三學生。他認為衣著對面試的成功至關重要,而大學生尚處于“零收入”狀態,很多人沒有能力買很講究的面試服裝,由此他想到了開這家店。
幾萬元的投資是跟父母借的,約定兩年內還清本息。他還找了他的高中同學、河北政法學院的大三學生郭恩玉做“合伙人”,1月18日,小店開張了。
曹樹雄說,小店目前只做了一單生意。他們一直在網上發帖,到處發傳單宣傳,“只要宣傳開了,這一行業很快會被大學生們接受。”
專家點評:經營模式值得推廣
社會學家梁勇表示,用人單位不僅注重求職者的內在修養,也開始關注外在氣質。穿衣打扮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求職者的內在修養,著裝是否合體代表著對這一職位的了解和尊重程度。
針對大量求職者的“就業包裝”,完全可以成為一種新興產業,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曹樹雄看到了這一市場,并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租服裝,其創新意識值得肯定,經營模式也很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