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火星探測計劃在印度國內遭到輿論的一些質疑,美歐輿論也不乏嘲諷。反對的觀點大體是一個意思:一個3.5億人口每人每天生活費不足1.25美元、1/3人口用不上電的國家,花錢跑幾億公里外拍幾張火星的照片,值得嗎?印度“這么窮還有錢探測火星”,那么,貧窮的印度人,他們過得幸福嗎?近日,環球網專訪了我國前駐印大使孫玉璽,聽他講述印度人的“幸福感”。
印度再窮的人也不缺吃,生存成本不大
環球網:對于印度人的普通生活,我聯想到一個問題,前一段時間我們國內風行問“你幸福嗎”,那么,和我們中國人相比,印度人的幸福指數會怎樣?
孫玉璽:幸福是個很深的題目。印度有些乞丐活得也挺高興。有人問他:你覺得你幸福嗎?他說自己很幸福,他認為那些有錢人很痛苦,他們弄點兒錢不知道往哪兒放好,放在家里怕偷,存銀行、買股票怕縮水,一天天成了財產的奴隸,財產變成了包袱。他說你看我每天享受陽光,很高興,沒有任何負擔,用不著考慮股票漲落。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例子。
但印度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它的土地面積雖然只是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它可耕地面積極大,比我們大一倍,所以,印度再窮的人也不缺吃。甚至,印度有時候一兩個省的食品產量就夠全國人吃。從這個角度講,印度又是個養窮人的地方。
在印度還有不少人,特別是印度教里低種姓、賤民,他們在邊緣地區還實際存在著。他們的生活能到什么程度?有些人甚至一生從來都沒有工作過,手從來沒摸過錢,但也活過來了。他們餓了就摘野果、抓魚,再加上印度又沒有冬天,尤其是在南印度,生存成本并不需太大。
真要拿犯罪的統計數字比較,可能中國印度不相上下
環球網:雖然印度社會看上去比較比較平緩,但有時也會出現各種影響很大的惡劣事件,比如強奸事件就比較多。類似事件是不是會很大地影響印度人的幸福感?
孫玉璽:當然,對于犯罪現象來說,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避免,所以各個國家都要有警察來遏制犯罪、維護社會正義。前一段時間我也看到媒體上報道印度的一些犯罪案件,這肯定是社會不安定因素,社會治理能力越高,犯罪率就越低。但如果真要拿犯罪的統計數字去比較,可能中國印度不相上下。而且,印度媒體受西方影響大,新聞自由度高,數量也多,政府沒法管,負面消息報得太多了,就會影響民眾情緒。像我們的媒體,好人好事兒也報得不少,印度很少報。我們宣傳部門,激發社會正能量,這是主流,但印度沒有這個體制。犯罪不是媒體的責任,但如果眼睛全盯到這兒,也不反映社會全貌。
強奸案件在印度比較常見的,治理這個問題,一個方面要打擊犯罪,另一個方面需要女權組織在提高女性社會地位方面要發揮作用。尤其是過去,印度婦女地位比較低下,有些城市現代化程度比較高,還好些,但有些邊遠地區相當落后,情況很壞。我就遇到一個特別極端的例子,有一個土財主,據說有一百多個子女,實際上,他在家里只有3個老婆。他的好多孩子都是周邊的女人給他生的,生完孩子給點兒錢就打發走了。
印度有些地區竟還與一千五百年前《大唐西域記》中的描繪差不多
環球網:在當今印度,女性社會地位還是很低的。
孫玉璽:這反映了婦女的地位很低。而且,其實有些邊遠地方習俗還相當落后。我在印度期間曾跟中央電視臺攝制組一起去拍“玄奘之路”,我們深入到了印度的一些農村地區,我發現有些地區,至今竟然與唐僧當時在《大唐西域記》中的描繪差不多,一千五百年來幾乎沒什么變化。比如,那里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線,人和牲畜、家禽還住在一個屋里,當年唐僧就這么描繪的。遠看屋子里露出一個牛頭,再看,后面是婦女帶著幾個孩子在牛屁股后面偎著呢。我觀察了了半天,結果就發現村口的井有點兒變化,原來唐僧說的是拿繩子拴上水桶取水,現在改成了一個人工的壓水泵,這是我唯一發現的變化。
(環球時報)